新界西的市民只能「硬食」塞車之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有「每日一小塞、三日一大塞」之稱的屯門公路在周五(6月12日)早上因交通意外而塞車,車龍近10公里長。不少屯門區居民上班遲大到,也有人笑言將來僱主或許對屯門應徵者卻步。

周五早上,屯門公路往九龍方向近小欖發生兩宗車禍,車龍倒塞至虎地元朗公路。部分人為求出市區,或許不惜繞遠路經大欖隧道,但藍地至元朗段的元朗公路也都非常擠塞,天水圍區車輛經元朗公路出市區也見擠塞。

屯門公路出九龍方向擠塞,車龍近10公里,倒塞至元朗。(Google地圖截圖)

新界西通勤人口龐大

雖然坊間之「每日一小塞、三日一大塞」有誇張之嫌,但擠塞也的確為屯門公路之常態,當區居民也深受困擾多年。若住得較近西鐵站的,不少人會選擇乘西鐵上班。預計2023年動工、2030年落成的屯門南延綫,固然可以給屯門區居民多一個選擇,有望減輕公路的交通流量,但一來成效未必很大,二來西鐵本身在繁忙時段亦不勝負荷,錦上路甚至元朗站乘客已難以上車。要解決問題,單改善交通配套顯然是不足夠的,並須從根本着手,處理新界西市民通勤上班的現象。

我們曾經根據2014年統計指出,新界區就業人口雖然達到203萬,高於港九加起來的182萬,但就業機會卻只達128萬個,遠低於港九提供的248萬。換算作比例,港島、九龍及新界區平均每人可享1.6個、1.2個及0.6個工作機會。這組數字充份反映出香港的發展分布失衡,居職分離令每日數目龐大的打工仔跨區通勤。在經濟效益上,這也浪費市民的交通成本及通勤時間。

隨着洪水橋、元朗南等新區發展在即,新增工作人口更是數以十萬計。若然算上屯門南延綫提供的2萬個單位,新界西北未來人口勢必大增。若不想愈來愈多「新西牛」受通勤、塞車之苦,從根本上改善發展分布是必然之道。尤其是洪水橋新區本已定位為「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其實有潛力發展成全新中央商業區(CBD),透過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減少新界西北居民遠赴市區的必要。

香港社會日積月累了不少問題要市民無奈接受,甚至習以為常。但誰說現實必須如此?問題未解,非不能也,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