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戰」才是未來的「主戰場」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中、美的新冠疫苗研究團隊各自傳出正面消息。有中國疫苗團隊指正式與加拿大進行合作;美國Modena的疫苗研究團隊也有新突破。這些消息更刺激中、港兩地股市有關疫苗的概念股票大漲,表現一枝獨秀。新冠疫情於全球大爆發,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病毒無法完全隔絕,抑制病毒的疫苗研究業已成為未來防控新冠的重點戰場,故此未來誰能先掌握疫苗研究與應用的先機,將對國際上的領導權有重要關係。

幾乎所有人都認同新冠大流行將會催化國際格局重要的變化,各國在這「戰場」上的應對將對國際格局如何轉變有相當大的影響。表面上,現時新冠疫情最大的「戰場」是美國與西方盟友正就新冠疫情的「來源地」以及「追究中國賠償」等問題上與中國爭喋不休。然而,近日醫學界最新對新冠來源地的研究反映要給出一個科學的答案並不簡單,不少理論甚至認為病毒不是來自於武漢;也有地方從去年疫情在中國武漢首現前的血液樣本中化驗到新冠抗體,似乎說明病毒可能起源於其他地方。雖然現時有不少呼聲提出調查中國,但以此推論實在很難預期會有何重要科學大發現足以令中國陷於非常不利的境地。

本周一(18日)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中,面對美國及西方各國的壓力,中國並不反對在疫情受控後由世衛主導的調查,可見中國自己根本並不擔心調查。至於講到要求中國賠償,在欠缺更多指責中國的實證下,這種要求更似是美國的單方面政治動作。美國即使堅持要對中國展開追討,也是美國本身早已存在的強硬選項,與中國如何應對新冠疫情問題並沒有太大關係。

在表面的爭論聲之外,新冠疫情「底下」最大的「戰場」近日漸漸浮上水面。在現階段看,新冠病毒傳播幾乎不可能被阻隔,會長期存在於人類社會,各國亦不可能永遠繼續處於現時的封閉狀態。由是,抑制病毒傳播的疫苗將成為社會能否盡快回復常態的關鍵。至5月為止,在世衛官網備案的疫苗研究團隊已超過100支,每支團隊都在爭分奪秒地盡力研究。哪支團隊能以最短的時間成功研發出可靠的疫苗,將會掌握往後疫情應對最大的話語權。

新冠肺炎美國疫情: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3日到訪位於馬里蘭州(Maryland)的疫苗研究中心(Vaccine Research Center),聽取研究人員匯報。(Reuters)

歐美藥廠VS中國製藥

疫苗能什麼時候研發出來全世界都引頸以待,但對於國際局勢變化更重要的是疫苗出來後,到底如何使用。掌握疫苗的國家決定與什麼地區分享,是否以合理的價錢提供,能有多大產能向其他地區提供本國需求以外的疫苗等問題,都會大大影響未來的外交與政治關係。

疫苗研究向來都由西方先進國家的藥廠所壟斷,這使西方藥廠因此得到巨大財富與人道話語權。中國亦明顯在早期已意識到「疫苗戰」的重要性。疫情在中國先爆發,中國理論上最先採得毒株,以及有最多現場的病毒研究,對其疫苗研究有很大幫助。現時八款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四種由中國團隊研發,數量而言中國佔優。以進度而言,中國的研究與美國在伯仲之間,難分高下。可以說,中國掌握疫苗話語權的進度良好。而且, 中國的工業力更容許中國在研發成功後大量生產。據中國中央電視台所引述,在4月底中國已於北京建成了全球最大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車間,準備好全力投入生產。

央視早前報道,中國生物已在北京建設完成全球最大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車間。(影片截圖)

在世界衛生大會中,國家主席習近平便首次在國際重要會議強調和運用了這個「疫苗」話語權。本周一,習近平表示待中國的新冠疫苗完成投入後,將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為人類做出貢獻,同時暫緩最貧窮國家的貸款償還。早前法國大藥廠賽諾菲(Sanofi)表示其在美國製造的新冠疫苗將首先供美國使用,引來法國官員猛烈批評,事件顯示疫苗的供應與價格都可能成為影響接種率和抗疫成效的因素。

法國醫藥巨頭賽諾菲高管在5月13日表示新冠疫苗將優先向美國供應,立刻受到來自法國政府的批判。(Reuters)

習近平在此時宣布中國疫苗會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是中國運用自身力量與產能打破西方對藥物科技壟斷的破天荒一舉。對於大量沒有能力支付西方高昂藥物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疫苗的份量不言而喻。即便對於西方先進社會而言,也會陷入兩難局面——如果中國的疫苗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大量供應,按市場法則而言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但如果使用了中國疫苗,又會被美國標示為依賴中國。甚至乎,美國自身也必須面對是否用中國疫苗的選擇,這也令中美關係變得難完全割離。在此情況下,西方國家便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在中美角力的大環境下,到底應該站於何地。可見,習近平以「全球公共產品」論疫苗,正式將「疫苗」戰爭從水底拉上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