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政府應針對就業不足下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由反修例風波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小企業陸續推出無薪假節流。無薪假或許能避免裁員,不過開工不足普遍,並不是沒有傷害。政府目前主要留意失業率,或低估就業不足的程度,統計處宜修訂統計方法,以便對症下藥。

政府及媒體一直重視失業率多於就業不足率,雖然失業代表無收入,比就業不足更糟,但就業不足也可以打擊市民收入,不宜忽視。最近疫情爆發,媒體引述各種各樣的無薪假,例如每周放一天、每月放四天、每月放兩周、或者四個月放三周。工作時間被削,縱使同意但非僱員甘願,一般人會認為這已算是開工不足。

官方統計或低估

然而,統計處的定義狹窄得多。「就業不足人士」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統計前7天內在非自願情況下工作少於35小時;和
二、在統計前30天內有找尋更多工作,或在統計前7天內可擔任更多工作的就業人士。

準則看似明確,但具體工時的參照期由統計處自訂為7天,未必能反映真實情況。例如若果僱員在抽樣調查前7天正常上班,工時多於35小時,卻在之前或之後放無薪假,他們很大機會不會列入就業不足人口。因此,香港的就業不足人口有低估之嫌。

因應企業縮減工時的方法各異,統計處宜調整就業不足的定義,例如加入「統計前30天內,其中7天非自願工作少於35小時」條件,務求令統計更貼近現實。

後果不比失業輕

毫無疑問,就業不足人數和比例定必上升。就業不足者既包括被削減工時的全職市民,還有一批找不到更長時間或更多工作的兼職和零散工。兩者不但收入微薄、消費能力低,也有些僱主刻意逃避俗稱「418」的連續性合約規定,例如不承擔遣散費、年假遞增等福利,勞工保障成疑。

再者,雖說工作零散化是現時職場趨勢,職場文化以至法規保障卻未追上時代。就業市場暢旺時,打工族眼見兼職或「炒散」可以靈活運用時間,薪金不俗,不介意少一點僱傭保障,但在就業市場萎縮時,問題就會浮現。不少企業在招聘時,得悉應徵者在一段時間兼職散工,可能會質疑工作能力不足或欠缺忠誠。低技術、教育水平較低的人士傷害更甚,因為職位可以隨時被置換,飯碗難保。

趁機紓緩行業人手

政府撐企業、保就業,近月推出各項寬免和資助措施,需要時間驗證成效。即使疫情過去,香港亦難以迅速回到一兩年前的全民就業,部份從事零售、旅遊等行業的僱員要準備轉行。官員經常提及醫護、照顧長者和兒童等行業長期缺人,勞工及福利局應加緊支援業界,提升工作待遇,配合培訓課程,以吸引新人入行,紓緩人手荒之餘亦可提升照護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