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潛在水資源衝突 香港準備好應對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廣東省籌備在今年上半年實施《廣東省東江水量應急調度預案》,期望有助應對旱情和突發事件。東江水佔本港食水供應約七至八成,隨着大灣區經濟民生持續發展,區內城市耗水量會增加,水資源競爭愈趨激烈,增加城市間的磨擦,出現應急調度的機會亦不容低估。就此,港府應落實供水自主,減少依賴東江水。

東江水供港水價逐年遞增。(資料圖片)

具體來說,若然粵方因為履行「統包總額」,勉強維持供港水量,其他城市就會不夠水,居民會埋怨港人奪走這珍貴的資源,只有供水公司得益。若然粵方真的收緊供應量,香港未能及時有其他替代水源,就會不夠水,癱瘓城市運作。

要消弭大灣區的內在水資源矛盾,區內城市應有兩手準備,既要制定緊急調動水源的準則,又要加強自主供水。

先說緊急調動。廣東省在 2015 年發布《廣東省東江水調度管理辦法》,列出實施應急調度時,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水量調度權限,調整水庫、水閘和水電站等措施,保障供水安全。另外,水文部門要每天向東江流域管理機構上報監測資料。近月,《南方日報》引述廣東省水利廳廳長許永錁指示,爭取今年上半年實施《廣東省東江水量應急調度預案》,以應對流域遇上嚴重旱情、突發水污染和嚴重鹹潮等突發事件。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旱災缺水應變措施。網頁截圖。

翻查《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的工作計劃和《粤港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討論重點是保障水質安全,水資源分配則非重點。外界對預案細節所知有限,「01 觀點」向水務署查詢,獲告知有關《預案》的具體內容尚沒有最後確定惟強調廣東省當局和水務署已有既定通報機制,若發生事故影響輸港東江水的供應,廣東省當局會即時電話通知水務署的指定聯絡人。

粵港雙方簽訂供水協議,加上通報機制,多年保障香港供水穩定。再者,上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再次確立供水安全的原則,加強水資源合作交流。 近日有報章訪問粵方水務專家,指西江水將會是香港的應急備用水源,最終是大灣區各市水網互通,更容易調動水源,減少浪費。

雖然如此,香港政府也要以策萬全,及早向粵方了解預案內容,備悉應急時間的供水安排,好讓水務及民政部門有所準備。

在香港,水務署在年報強調本港供水足以應付「百年一遇的極旱情況」,並早已制訂全面的《乾旱應變計劃》,但不曾公開詳情。「01 觀點」追問水務署,署方認為「不適宜公布《乾旱應變計劃》的全文,以免影響計劃的運作」,只簡短回應,稱會密切監察用水需求、水塘儲水量、各項水資源的供應情況、降雨量預測等,並按照當時的實際環境,綜合審視所須的應對措施,例如與廣東省當局商討增加東江水輸入量、限制非必要用水包括澆灌園景、游泳池注水、洗街等。

限水機制沒有甚麼敏感資料,署方堅持不公開,令人費解。台灣桃園市政府則透明得多,可供港府參考。公眾可以輕易尋找市政府的旱災缺水應變措施,缺水狀況分列等級,例如達到二級限水時,自來水公司會減供工業用戶水量 5% 至 20%,游泳池等不必要用水會減供 20%。香港能否同樣公開制水指標等應急方案,讓公眾評價是否可行?

水務署 2016/17 年報曾稱已制訂乾旱應變計劃,惟鮮有透露詳情。(年報截圖)

再說自主供水。「01 觀點」多次重申,自主供水的目的不在於切斷粵港聯繫,而在於行有餘力,香港則應自行解決資源匱乏,並探索提升技術,發展水利產業的機會。即使向外尋求資源,也可以保持議價能力,公平交易。

政府上周三(20 日)回答立法會議員郭榮鏗的書面質詢,拖拉十年的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終於在二月展開,預計在 2022 年第四季完成,有助調動水塘儲水,避免浪費,連同正在規劃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算是落實水資源多元化。

再者,政府正在更換水管和鋪設「智管網」偵測水管滲漏,但諸如東區等地區更新進程依然落後,經常爆水管,平白浪費大量食水,也浪費了日常節水成果。政府必須加強檢測,免得居民商戶擔心突然沒水用。

天文台日前公布,預測今年本地雨量為正常至偏多,食水供應可望不成問題。不過,怎料後年、大後年的狀況如何,東江城市鄰近香港,一同出現旱情或特發事故的機會不小,因此,城市必須預備緊急時候的水源分配,避免惡夢到來時才商討,另外就是推進飲用水來源多元化,配合節水項目,邁向供水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