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揭示A股債務問題? 香港的角色不可或缺
MSCI(摩根士丹資本國際指數)分階段納入A股,226隻A股於上周五(本月1日)收市後「入摩」,被視為中國金融開革開放的里程碑。不過,A股入摩同時會將其投資風險暴露於國際舞台之上,問題值得關注。中證監發言人表示,A股入摩有助進一步完成外資投資A股的制度;換言之,香港會面對更大的競爭,因滬深港通並非外資投資 A 股的唯一途徑,香港應提高競爭力,吸引投資者,如提供A股期貨,讓投資者做對沖。另外,由於A股較其他股市受國策影響,而外資或較難理解中國國策,香港應利用自身優勢,發揮信息中心的角色,提供完整的資訊予外界。
要在MSCI站穩住腳 須重視債務問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於A股「入摩」當日發表文章,認為這是A股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的確,A股已成為全球投資專業人士投資時參考的指標,國際投資者在配置全球資產時,會按相應比例配置A股。A股「入摩」是由國際投資者投票決定的,代表中國經濟全球化及融入全球金融市場有一定成果,也是中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里程碑。
A股「入摩」的同時,重塑了MSCI指數成分和結構。然而,A股的負債問題往往被外媒炒作,投資者須重新評估風險。近年中國着力推動「去槓桿」(Deleverage)政策,減低企業的負債比率,中證監嚴格規定企業的負債比率不能超過某個水平,否則要向中證監,甚或會被要求改組業務。
事實上,中國的金融機構普遍具較高的槓桿水平,據統計,其槓桿水平高達20至25 倍,比美國的10倍高出一倍。不過,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不算嚴重,相對起中小企更是「小巫見大巫」。中小企業融資較困難,因此他們會透過發債券、股票來獲得新資金,但發行債券集資又怕增加負債比率,被中證監「召見」,就只好靠發行更多股票集資;發行更多股票即是要派更多股息,但中小企又未必有能力派到相應的股息,故為了新發行的股票不會「稀釋」原有的市盈率(Price-to-Earning Ratio),很多企業都會選擇先不派股息,變相令投資者只可從炒買股價波幅獲利。
諮詢公司Granite Peak Advisory研究的數據指,在3,244隻A股中,有900隻都不曾派過股息,佔A股市場近三成,而首批成為MSCI成分股不乏這類中小企。雖然首批「入摩」的A股只佔其新興市場指數比例2.5%,但對應資金流量或有約100億美元,可見其影響力不小,投資者須謹慎而行,做好風險管理。
香港應輔助外資投資A股
在A股「入摩」的前夕(即上周四,5月31日),在十分鐘內有千億元湧入港股,當日滬深港通股市更錄得歷來單日最高成交。可見,國際投資者早有資金部署,而港股市場便成為他們注資的渠道。須知,A股未「入摩」前,外資可用QFII、RQFII等多種渠道買入A股,並非只有滬深港通一個平台購入;A股「入摩」後,意味着投資者有多一個渠道及方式配置A股,加上滬倫通(即上海和倫敦股市互通)預計今年開通,香港會面對更大的競爭,應增加競爭力。
在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一直擔任重要角色,成為A股「走出去」重要的橋樑,如今A股「入摩」了,香港的角色依然重要。如上述提到,A股的債務問題往往被傳媒炒作,投資A股的風險亦隨其債務問題而提高,而香港可以做的,就是提供相應的衍生產品(如A股期貨),讓投資者做對沖,也屬風險管理的一環,十分重要。投資者可以投資A股的同時,在香港做對沖,不論他們是否在香港市場買A股,香港都可以受惠於此。
再者,A股市場較其他市場容易受到國策影響,更被指是「炒政策」的市場,因為內地的產業政策較多,而且會直接影響該行業發展和公司的業務,例如能源和汽車板塊,某些行業更是以國企為市場主導,其發展必然與國策息息相關。內地的政制較複雜,外資對國策理解有限亦是正常;加上多年來,內地的資訊混亂,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政策或不清晰、可預視程度較低,即使外資想了解國情、國策也有一定難度。有見及此,香港擁有資訊流通這個先天優勢,新聞自由度又較內地高,可成為A股的信息中心,提供資訊予投資者了解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