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派「牛肉乾」不能治本 泊位不足為近因 汽車增長失控才是遠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警方在四月底、五月初再次打擊違例泊車行動,共發出2,072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並拖走八架違泊車輛。其實,不少車主「知法犯法」,只是因為泊車位不足。政府必須認清調高罰款只是治標不治本。近年車輛數目不斷上升,政府須增設停車位,還需要實施源頭管制,抑制私家車增長,緩解泊位爭奪。

「對道路的設計,要讓駕駛者明白自己不是道路的主角,令他們自動減速,而不是靠大量警力執法,請車主食『牛肉乾』。」

對於罔顧道路暢通的司機,或者在商業區遊走,等候富裕車主接載的「老闆車」,罰金不痛不癢。相反,對於萬千私家車、各類巴士和貨車司機來說,違泊可能是身不由己,有冤無路訴。首先,去年初車輛數目已達74.5萬,已經超出74.2萬個合法泊位數目,而且停車泊位數目增幅,近年一直落後汽車數目增幅,尤其是私家車類別。由2006至2016年,全港登記車輛總數上升了35%,但泊車位總數只增加了9.5%。

面對車位不足,政府更收回中間道及美利道公眾停車場,未來又收回油麻地停車場興建幹線,三處合計減少2,000個泊位。政府即使進行一些補救措施,例如運房局近期與教育局及學校洽商,容許旅遊巴夜間停泊學校,僅為杯水車薪,難以扭轉車位緊絀的現況。

另一方面,不少私人場地的泊位只供業戶使用,即使有時租車位,時租費用昂貴,有些司機則可能「搏一鋪」,避免付費。近年落成的私人住宅,車位數目偏少,難於接收其他汽車的停泊需求。

近年警方屢次高調打擊違例泊車,大派「牛肉乾」,單計去年就發出約184萬張罰款通知書,平均每天約五千宗,更是連續五年上升。然而,路面交通也沒有因此而更暢順,卻增加市民對執法部門的不滿。

不少鬧市的商用泊車位及貨車上落貨位亦有不足。(資料圖片)

更根本的是,政府應該從源頭針對問題,即控制私家車發牌,減少新泊位需求,再在這前提下,保留及增加泊位,應付當下的泊位需要。新加坡同樣面對汽車泊位不足,政府決定今年起逐步落實停止汽車增長,新私家車和電單車數目不能再增長,商用車則可維持每年0.25%增長率,直至2021年首季。

零增長政策在本年落實後,擁車證價格變動不大,還有緩緩下降的趨勢。當然,折合二十多萬港元的擁車證成本本已不菲,近年新汽車需求已經不高,加上現時新「擁車證」來源多數來自報銷車輛替代需求,業界估計停止私家車增量,短期對價格影響有限。

業界指商用車泊位不足,憂發展棕地後情況更差。(資料圖片/潘思穎攝)

相比起新加坡,香港若果此刻限制私家車增長,對業界以至計劃購車者的影響會大得多,例如車價會短期飆升,又需要協調電動車政策。然而,當集體運輸系統幾近飽和,政府又沒有誘因令人放棄駕駛私家車,任由私家車數目上升,加劇泊位以至道路擠塞,受害的只是全港市民。政府可以逐步限制私家車增長,減低衝擊。同時,政府必須訂出其他通勤方法,從根本減少路面私家車流量,例如早日落實新鐵路工程,隨之增加泊車轉乘的優惠,重新檢視點到點的居民巴士服務等,吸引市民多用集體運輸工具。

在宣布加強限制車輛增長政策後,新加坡本年的擁車證價格未見大幅上升。(圖片來源:http://www.sgcarmart.com 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