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觀點】陳茂波還富於富 何以追求公平公義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當派錢不是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的選項,港人期望政府有什麼方法利民紓困,分享香港過往一年的經濟成果。怎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沿襲過往做法,寬免差餉、薪俸稅和利得稅,至於額外派發綜援和主要民生津貼,只是加碼而已。縱使政府增加醫療、創科、教育等開支,預算案無阻香港擴大貧富差距,資源偏袒少數富裕階層。簡單來說,預算案不符公義。

財政預算案推出一系列一次性措施,包括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退稅、利得稅退稅75%,上限增加至3萬港元。(資料圖片)

「共享成果」虛有其名 實為偏袒富裕階層

不少市民期望派錢,政府在預算案發表前已經放風拒絕,主力針對組群需要。「01觀點」也指出,單純派錢無助解決積習已久的社會問題,也無法將資源集中,發揮最大效用。政府貪圖一時掌聲,完全忽視社會長遠需要。
 
政府不派錢,不等於做法正確,相反,政府所謂的「共享成果」,只是加劇貧富差距,積累社會矛盾。在「一次性」措施上,預算案新意欠奉。一如以往幾年,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利得稅、差餉,並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額外發放兩個月金額,而交通津貼和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有相若安排。關愛基金或會為俗稱「N無住戶」推行短期紓困措施。有別於以往,上述寬減和津貼措施比以往多,政府建議一次過發放二千元津貼給有需要的學生,又為來年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不少基層學生受惠。

公民黨以「儲富不知貧,投資冇民生」總結今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梁鵬威攝)

免稅免差餉逾 400 億元 為福利津貼至少 4 倍

此等建議,看起來「雨露均沾」,「人人有份」,符合陳茂波所言的「共享成果」。然而,只要計算一下不同階層受惠程度,就知道政府偏袒中上階層,金額遠比大眾多。正如預算案指出,多發津貼和學習減免額外開支涉及不足100億元,但退回薪俸稅和利得稅已涉及255億元,寬免差餉又少收178億元,合共逾400億元,比中下階層慷慨數倍。
 
當然,受惠於退稅、免差餉的人,當中也有事業剛起步的青年,或者只有自住物業的長者,多出的收入能夠減輕消費壓力。然而,只要稍稍參閱數據,不難發現富裕階層的得益才是最多,效用卻不成正比,共享成果名過其實。
 
根據預算案補編,最低入息群組的平均寬減稅款預料只有約590元,是最高入息群組的平均寬減稅款的五十分之一。再參考過往資料,在2015-16年課稅年度,共有185萬名薪俸稅納稅人,當中過百萬人平均稅額不過3,600元,稅款只佔總數約3%,退稅的得益有限。那邊廂,有2.1萬名年入息超過300萬元的納稅人,繳了該年稅款的34.5%。同樣是退稅,富裕人士取足寬免上限,但3萬元的退稅額,相對他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只是小菜一碟,不痕不癢。相反,中下階層需要更多生活支援,但退稅額少,紓困效果也低。
 
再以差餉為例,根據本年預算案補編,小型住宅單位全年平均獲寬免約6,100元,大型住宅單位則達9,600元。在2016/17年度,首十位差餉繳納人的寬免額共1.24億元,物業數目達3.99萬個。這些物業大戶,估計不少是地產發展商,1億元的寬免猶如微塵,袋進口袋也不會感謝政府,如此寬免差餉方法失去再分配的意義。

工黨張超雄(中)、社福界邵家臻(左)和街工梁耀忠(右)批評預算案只是「還富於富」,「永續貧富懸殊」。(彭毅詩攝)

社會保障裹足不前 皆因政府欠缺承擔

事實上,政府歷年的「一次性紓困措施」,分配對象主要為納稅人及業主,在2007至2017年間,政府一共派出3,200億元,納稅人佔64%,針對基層的款項只佔16%。本年預算案非但沒有扭轉錯置的政策,更擴闊階層差異,遑論扶持基層和弱勢社群。
 
當然,政府會辯解,政府投放大量資源在公共服務,例如普及教育、公營醫療、社會福利、公營房屋及安老設施等,外界不應只針對紓困和共享成果措施。
 
然而,要是檢視更多範疇的資源分配,政府只會自曝其短。單以住屋為例,政府顯然讓利於地產發展商。政府訂下公私營房屋六四比的建屋目標,但現時公營房屋建屋量不僅落後於六成的指標,未來五年的建屋量繼續比私樓少。市民被迫居住私樓,捱高樓價高租金之苦,累積民怨。
 
再者,香港把資源投放在教育、醫療、基建,以至近年的創科,卻不肯承擔社會福利,即使一兩個月的額外福利金派發已經恆常化,每年必備,政府仍不肯歸入經常開支,直接提升福利金額,恐怕長遠增加財政負擔,又削弱工作動機。

預算案不應只作撥款,更應對焦撥款用途。(資料圖片)

無可否認,由上屆政府至今,社會福利的開支的確增加,但本質只是修補現時福利金制度,未有如全民退休保障的制度變革,又沒有向富人增加利得稅、開徵奢侈品稅,資產增值稅等,增加財政來源和拉近貧富差距,安老支援主要靠稅收和家庭照顧,遠未能分擔人口老化的風險。而且,政府在實行最低工資後,就沒有進一步改善勞工保障,基層仍未透過工作穩定生活,日後將更依靠政府福利,到時政府的擔子一樣沉重,要補救就更難。
 
預算案不符公義 遑論日常運作

本屆財政預算案着墨於創科、金融和醫療。儘管政府在這幾方面有新猷,但對社會保障則一貫克制,只是作最起碼的承擔,福利政策保持短期、彈性。究其原因,政府堅信福利不是投資,不能為社會帶來回報,因此力拒「積極創新、勇於作為」。這種狹隘的施政理念,實有害於社會。社會保障不只是保障市民的生存權,更能鞏固集體認同,修補代際矛盾,消滅貧富懸殊,預防社會風險,提倡公平正義概念。不過,從所謂的成果共享,到其他範疇,財富和資源分配也偏袒中上階層,中下階層的得益只可說是聊勝於無。假若連財政預算案也未能體現精準扶貧,分配正義,我們還能期望政府在日常運作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