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觀點】增醫療撥款方向正確 錢須用得其所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本周三(28日),本屆政府宣布其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其中一個着眼點為改善醫療體系,強調要未雨綢繆、投資未來,積極改善醫療以應對人口老化等挑戰。新年度預算公共醫療開支達712億元,比去年增加13.3%,佔整體公共經常開支的17.5%,加幅為近年最高。當中對醫管局的經常資助會增加60億,相信可提升公共醫療體系的質素。政府銳意改善醫療,本值得肯定。然而,預算案除了撥款較以往多,大部分措施只是因循舊策,欠缺破格的新政策,實在令人擔憂其對改善醫療體系的實際作用,是否足夠。政府必須放膽推出改革政策和善用預算,才能從根本處改變香港醫療體系的問題。

本港醫療系統資源不足,流感高峰期間更是情況嚴峻,政府應在有盈餘時好好運用撥款。(資料圖片)

預算案亡羊補牢 發展醫療應切中要害

早於去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發表其第一份施政報告時,「01觀點」就指出其醫療部分欠新意,既未能解醫療體系的燃眉之急,在長遠規劃上亦未能稱善。 預算案受到施政綱領的限制,難有突破本已是意料中事,但諷刺的是,預算案的內容進一步反映了施政報告的醫療政策方向有誤。

施政報告醫療部分的一大重點在於推廣基層醫療,提倡「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認為有助緩解醫療體系超負荷的情況。推廣基層醫療當然有一定用處,但顯然香港醫療體系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此。現時公營醫療已嚴重超荷,急症室的輪候時間動輒數小時,而私營醫療亦不見得餘力接受更多的病人。最切實的問題還在於院所、病床、人手等資料嚴重不足。當務之急應該是先擴充醫療體系務必提高「供應」,然後才推廣基層醫療,進一步收窄「需求」,最終達至雙管齊下。

施政報告花了不少篇幅討論基層醫療,但政府在冬季流感期間才吸收到教訓,明白問題的根本。事實上,政府當初推出「長者醫療券」時,是打算資助長者使用基層醫療服務,減低他們對醫療系統的需求。但事到如今,醫療券已成為資助長者到私營醫療院所求診的補貼,反映政府在醫療改革上欠缺洞察力。事隔施政報告發表多月,本周的預算案中有關基層醫療的部分只是草草了事,可見當初的醫療政策欠前瞻性。預算案大幅增加醫管局的經常撥款,承諾增加資源與人手,似有亡羊補牢之勢。

從此可見,醫療政策欠缺一個完整而有遠見的規劃。現時醫療體系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快速提升醫療服務的質素,以及平衡隨之而來的龐大醫療開支。政府未來應該更有決心,大膽推出改革,才是治本之道。

本港公立醫院急症室持續迫爆,醫療人手不足。(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醫療改革研究系列:

【醫療改革研究.一】醫療融資急須改革 市民欠意識 政府有責

【醫療改革研究.二】香港醫療體系問題深 資金人手皆缺

【醫療改革研究.三】醫療融資改革 醫保是否出路?

【醫療改革研究.四】醫療系統的三大分類與各國例子

承諾難解燃眉之急 3,000億元如何運用亦是關鍵

而實際上,預算案雖然在醫療開支上作出不少承諾,但「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以及增加醫療培訓學額等,一時之間也難見效,無法紓解現狀。政府雖然增加了醫管局撥款、改善公營醫生待遇,更承諾會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但這些都無助於解決關鍵的人手短缺問題。這些措施表面看似有助增加人手,但從宏觀角度來看,只是與私營醫療體系爭奪人手,沒有增加到整體醫護人員的供應。私營醫療處理病人的效率與公營並沒有太大差距,而且其人手也並非充裕。公私營互相競爭人手,並不會增加整體醫療服務供應,故此最根本的問題還在於增加人手。

在流感高峰期,即使私人診所亦爆滿,可見醫護人手短缺仍整體問題。(文雪萍攝)

預算案中雖有提及增加醫科學士課程等學額,但醫生培訓須時,修讀學位須六年,畢業還需實習一年,即使從明年開始增加學額,也要八年後才能看到成果。以每年兩個流感高峰期計算,市民還須在接下來的16個流感高峰期擔驚受怕。而且,醫科學士學額雖然在過去10年增加近九成至470個,但要補充香港醫生不足的問題尚有距離。全港現有註冊醫生14,013人,每1,000人中只有1.91名醫生,但先進地區的比例往往達到2.5以上。香港要達到2.5的基本水平,還需要4,500多名醫生。假設所有醫科畢業生繼續留港執業,要填補這個差距也要10年;何況期間人口還會增加,而亦會有醫生退休或離港,實際上要花的時間將會更長。現階段解決醫護人手緊張,積極從外地輸入醫護專業才是務實之道。醫護人手充足,香港才有資本去考慮更深層的醫療改革。

除此之外,預算案亦提到已預留3,000億配合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並指政府已邀請醫管局擬訂計劃。這筆經費龐大,足以影響未來醫療體系發展的優劣,必須謹慎打算,才可避免香港在往後十數年繼續面對今日的問題。預算案提及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將重建瑪嘉烈醫院與屯門醫院、在京士柏興建新醫院,以及擴建北大嶼山醫院等,預計可增加3,000至4,000張病床及更多診症名額。醫管局在擬定計劃時,應多考慮未來人口增長的分布,令新醫院能滿足地區需求,以免市民時常要跨區就診。更甚者,醫院只是硬件,人手與營運資金等軟件亦應重視。政府應考慮除將撥款直接用於醫療基建上,亦可利用撥款成立基金,將收益轉化成公共經常醫療開支,壯大香港的醫療體系。

參考文章.政策分析:自願醫保計劃不斷「走樣」 磋跎歲月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