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宗照顧者命案,誰可以優雅地老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幸福的家庭大同小異,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觀塘瑞和街的雙屍命案已是今年第五宗涉及照顧者,也是第四宗以老護老的慘劇。統計數字叫人麻木,背後卻是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生命,發生在你和我的身邊。

1月,80歲老伯疑因為擔心未能照顧患老人癡呆症的71歲太太,遂在石門站無障礙洗手間尋短,最終夫死妻獲救。

3月,九龍塘畢架山道71歲太太疑因無力照顧84歲患病丈夫,涉嫌殺害老伴後割脈自刎,輕生不遂並被控謀殺。

5月,葵芳邨58歲單親媽媽疑不堪壓力,與32歲中度智障兒子燒炭自殺,結果雙雙不治。

7月,藍田邨81歲老伯疑因憂慮77歲太太病情,趁家人外出後「結伴離去」,最終燒炭身亡。

現在,觀塘一個60歲的兼職保安員疑意外失救身亡,他的82歲長期病患母親亦因缺乏照顧而死,最終由業主上門收租才赫然揭發。

政府不是發起了「齊撐照顧者行動」嗎?不是委聘東華三院營辦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嗎?不是委托香港樹仁大學推出「照顧者資訊網」嗎?或是我們要責怪照顧者、被照顧者沒有主動求助?沒有打電話去專線?沒有上網了解社區活動和資源?

雖然說關愛隊支援長者及照顧者先導計劃只在荃灣和南區推出,但就算觀塘區的關愛隊也上門探訪獨老和雙老住戶、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是否就能識別有需要個案,轉介至社會福利服務單位跟進?失救致死、壓力爆煲的慘劇就可以避免?

須知道全港需要長期照顧的60歲或以上人士多達33萬,佔同齡人口大約17%。如果不看有沒有長期病患,全港獨居的65歲或以上人士多達19萬人,當中一半住在公屋,超過7千人住在劏房。關愛隊能夠關愛多少?就算設立高危群組資料庫,是否在名單以外的就不用探訪?就好像每一次——包括觀塘今次——慘劇發生後,當局總會說一句是/不是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

這幾年來一宗又一宗的照顧者、以老護老慘案,鐵一般的說明了香港人口老化、社區支援不足的問題。現在65歲或以上人口已經逼近170萬,接近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年長,按推算五年內更會突破200萬人。整體人數如此龐大,當中獨居、長期病患、有照顧需要、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佔比即使只是一兩成,得出的數目亦不容小覷。

正如前局長認為60歲、65歲只是人到中年,61歲的確也能出征奧運乒乓球比賽。問題是多少人可以好像局長般衣食無憂,多少人好像乒乓波手那樣身手靈活?任誰都想優雅地老去,但香港人生活營營役役,為口奔馳,多少人七老八十仍得開工。莫說離開校園之後就再沒有運動機會,住在狹小斗室,連伸展的空間亦都有限。加上許多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來就跟左鄰右里認識不多,社區活動又沒有參與,退休後突然要他們投入在長者中心,自然是有所為難。

事實上,根據中大的香港長者生活質素指數,這幾年間長者在健康(包括精神健康)、社會和社區參與、居住環境和交通方面都顯著惡化。考慮到移民潮又帶走了一批中年人士及其家庭,留下的長者於是失去依靠。科技發達雖然拉近了兩地家人的距離,但數碼化也可能成為老人家的生活障礙,進一步加劇他們的社區疏離。優惠車資如果能鼓勵他們多外出走動,結交幾個朋友,價值遠非幾十億補貼所能衡量。

說這麼多,要指出的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照顧者命案只是社會結構問題的冰山一角。這個照顧者、那個家庭支柱,這個勞工、那個兒童,各有各自的不幸,卻同樣是社會制度以至經濟模式底下的犧牲者。從來都沒有案件是無可避免的,只要我們願意宏觀、科學地查找結構成因,全面、有系統地推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