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議|照顧服務未到位 整全支援要做好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港近幾個月接連發生了多宗與家庭照顧者相關的倫常慘案,涉事家庭既有「以老護老」,像灣仔金樂大廈五旬男子懷疑刺死老年父親之後畏罪縱火自盡;亦有家庭屬於「以老護殘」,如旺角海富苑七旬男子勒斃患精神病女兒、慈雲山慈樂邨七旬夫婦用鐵錘敲殺不良於行的女兒。在最近一次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狠批本港對照顧者的支援政策好比處於「蠻荒時代」,出席的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也承認相關服務並未到位。

上屆政府於2020年7月委託香港理工大學團隊進行「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而今年6月公布的報告可以看到該團隊建議港府「制定一個以照顧者為中心的整體政策框架」,務求建立「提升照顧者能力」、「鼓勵家庭和非正規支援」以及「服務整合」的三層支援模式。不過,收到了該份報告的今屆政府儘管很快就表示「原則上同意顧問研究報告提出的方向和建議」,但至今仍只是打算恆常化經濟援助計劃、建立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站、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增加暫託服務名額與舉辦全港性宣傳活動,距離全面落實報告建議還很遙遠。

關注殘疾人士照顧者平台期望來年《施政報告》向照顧者提供實質性援助及支援服務。(莫家文攝)

專項立法提供多元支援

為了昭示支持照顧者的決心,港府首先應該做的是進行專項立法或設立專門機構。澳洲每隔不久便會修訂或更新《照顧者認可法案》,英國曾經設立「照顧者常設委員會」以制訂相關策略文件,美國去年通過了最新的《RAISE家庭照顧者法案》,連鄰近的台灣也是早於2015年便制訂《長期照顧服務法》。相比之下,現時本地能夠間接保護照顧者權益的法例僅有《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主要提供相關支援的社會福利署旗下亦無設置任何專門負責照顧者的科組,可見我們在官方機構與法律條文上甚至還沒真正承認照顧者地位。若連這點都沒改正過來,就難不上什麼建立整全的照顧者政策。

其次,當局對於照顧者的支援措施需要變得更多元化,不能再限於傳統的資訊推廣、委託照顧和津貼資助一類做法。今年2月,國務院向各地政府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而當中完善家庭養老政策支持政策體系的具體措施,除了有在內地稱為「喘息服務」的暫託服務外,其餘還有網上免費開放培訓課程、支持家庭住戶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和設立「獨生子女父母護理假」制度等。類近的做法在本港暫時都較少人提出,但它們全部很值得特區政府參考。

面對第五波疫情,照顧者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透不過氣來,(資料圖片)

照顧政策切忌獨立為戰

此外,政府不能奢望單靠照顧者政策就能解決照顧者問題。照顧者本身所面對的壓力和困境,源於政府與社會對老年人、殘疾者、幼童或其他被照顧者的支援不足;尤其是在近月事故背後牽涉的「以老護老」或「以老護殘」一類場景之下,照顧者往往可能又將壓力轉嫁給自己的子女或其餘親友,也難保未來不會出現進一步延伸的照顧者家庭悲劇。想要避免這種惡劣影響持續下去,唯一根治之法必定是政府負起更多的責任,摒棄以私人家庭承擔為主、市場經濟導向發展的福利政策模式,而這亦符合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提過「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的希望。

最後,港府決策體系必須扭轉將照顧以及其他福利政策單純視為財政承擔的偏僻理念,並且正視家庭照顧者帶來經濟貢獻的事實。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公共政策研究院近年定期發布《估量無價》報告,估算無償家庭照顧者帶來的經濟產值,而2019年最新一期報告的結論,則是他們所帶來的貢獻已經超越美國醫療保健全部自付費用、同期有償照顧者的支出或者整個教育和文娛部門的附加價值。況且照顧者壓力釀成的傷亡慘劇,結果無疑亦只會造成更多社會資源的浪費。特區政府過去拒絕承擔社會照顧責任,最大依據總是財政開支不勝負荷,可是其實只要轉變視角,這個論點恐怕完全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