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民企靈活創新 激發經濟活力

習近平主席再次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既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信號,更指出在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鼓勵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要大顯身手,對廣大民企來說是巨大的鼓舞。
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一直是經濟發展極為重要的支持力量。內地流行的「五六七八九」之說,就是民營經濟貢獻了國家五成以上的稅收、六成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七成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八成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以及九成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品牌享譽國際
近年,民營企業憑藉創新力和市場觸覺,為國家在新經濟領域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突破,持續不斷創下全球矚目的成就,在新一代科技發展上實現「彎道超車」,如在智能手機和電動車,內地的民營品牌已在世界市場佔有重要一席。最近在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以更低成本、高性能震撼全球創科業界。當前,國家奉行高質量經濟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激發活力、擴大內需,為經濟注入新動能。在這個過程中,民企的創新力和市場觸覺扮演着極為關鍵的角色。
另一方面,國際政經環境複雜變化,增添了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企的經營挑戰,包括融資方面以至公平的營商環境保障。習主席表明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單能夠對症下藥,亦可向外界釋出強烈訊號,國家將繼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大力提振民企信心,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
香港助民企揚帆出海
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亦為港資企業帶來重要機遇。首先,隨着國家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和進一步優化市場規範,亦可為港資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提供更穩定的營商環境,下一步要發揮創新思維,推動產品和服務升級,開拓內地龐大的市場。
另外,在國家政策持續支持和護航下,民企更遠大的目標將是拓展海外市場。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與國際規則全面接軌,熟悉不同市場環境,一直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香港國際化的法律、金融、諮詢等專業服務體系,可協助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籌集資金,並就海外市場的運營、併購和合規提供既專業又實用的建議,助力內地企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於國際市場穩健前行,同時亦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作者李民斌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