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培育新動能 鞏固金融競爭優勢

撰文:李民斌
出版:更新:

李民斌專欄

上周在港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除雲集了全球金融業頂尖的精英,更加得到國務院何立峰副總理親自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可見中央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視和支持。他強調,國際化是香港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普通法制度與國際接軌,國家支持香港繼續保持特色、發揮優勢,拓展國際金融合作。這番話,既是對香港金融業界給予支持,也是一再鞏固國際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

香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建基於人才、資金、貨物及服務,以至資訊自由流通的制度,吸引海內外資本和企業前來發展,奠定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長久以來都是靠國際化「食四方飯」的。回歸以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優勢,成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絡人」。隨着國家擴大制度型開放,香港實在有繼續「食四方飯」的條件,前提是努力培育新金融增長點,塑造競爭新優勢。

豐富人民幣產品 創新綠色金融

第一,要豐富人民幣產品和服務。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最全面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互聯互通機制將內外資金引進來和走出去。隨著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並走向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香港應繼續完善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包括提升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和廣度、豐富人民幣計價產品的種類、深化互聯互通機制以覆蓋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便利境內外企業、居民和投資者管理風險和獲取更佳的回報。

第二,要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國家已定下「雙碳」承諾,加速經濟和社會的綠色轉型。2023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超過500億美元,位居亞洲首位。金管局亦公布了《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並與內地《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接軌,未來可擴展至覆蓋更多行業。香港並可牽頭與亞洲和中東等其他地區商討進行對接,吸引內地和其他地區的企業到港發行綠色債券,促進香港綠色金融的發展。

拓金融科技 推基建升級

第三,要強化金融科技能力。在數碼經濟的時代,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是大勢所趨。香港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來鼓勵創新實踐,如設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探索央行數碼貨幣的使用和跨境網絡建設,以至大灣區內金融科技項目跨境測試等。下一步可加強持續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升級,與業界合作強化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在不同場景的應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區內主要的金融科技樞紐。

坊間有意見認為香港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有所褪色,部分也許是源於香港面臨激烈競爭的擔憂,部分則可能是純粹的危言聳聽。我們其實無需妄自菲薄,正如何副總理所指,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無論外部風雲如何變幻,始終堅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就是應對變局的最好方法。

作者李民斌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