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斌|中央積極振興經濟 期待2025創新氣象
不平凡的2024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發展遇上不少挑戰和障礙,來到年底出現了一些積極的發展,中央繼早前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後,近期又釋出了大力提振經濟的強烈信號。期望能乘此勢,在變幻莫測的2025年創出新氣象。
過去一年,內地經濟面對比較大的壓力,包括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國內消費信心不足等持續影響經濟,但全年經濟增長料將達到5%左右的目標。總的來說,國家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主要有三大因素。
放寬銀根 提振消費
第一,中央已經將振興經濟視為優先工作。上周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2010年以來首次改變「穩健」的貨幣政策立場,表明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財政支出強度,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換言之,會以更大力度為經濟注入「活水」。
第二,內需具有龐大發展空間。現時,內地居民消費支出佔經濟比重大約四成,明顯比發達國家為低。中央為2025年經濟工作定下「九項任務」,為首的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包括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提高人民養老金和醫保財政補助等,將有助釋放人民的消費力。刺激內需,除了能拉動短期經濟增長,更可望在中長期過渡到一個更健康和可持續的經濟結構,由過去投資帶動增長的模式,轉型為消費帶動。結構性轉型不會在一夜間發生,但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第三,是內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規模是世界不能忽視的。內地已經形成全球種類最齊全、配套最強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有自主的生產技術和部件供應,向世界市場提供優質的商品。目前,內地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已升至30%以上,這是難以取代的。同時,內地亦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在不同高科技領域,如人工智能、工業機械人、半導體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在全球佔據優勢。高新科技領域的蓬勃發展,正在成為內地經濟的新引擎。
以自身確定應對外部挑戰
香港方面,今年經濟表現復甦並不平均,動力有待增強,但中長期前景是樂觀的。首先,是特區政府積極務實,制定及落實了不少有效措施,如專才計劃吸引了不同領域的高端人才來港,有助增強香港競爭力。第二,隨着息口回落,住宅物業市場可望企穩。第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繼續鞏固及提升,近月的IPO市場已經回復活力,而財富管理亦有很大發展潛力,並預計2028年有望超越瑞士,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外圍環境方面,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不單是全球貿易和投資市場的不穩定因素,亦為國際政治局勢增添變數。預期他會利用關稅作為手段,貫徹其美國優先的策略,再加上大規模減稅、驅逐非法移民,以及放寬對金融業包括虛擬貨幣的監管,很可能會令通脹維持高於政策目標一段較長時間,影響減息的步伐,同時令美元維持強勢。
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這是我們難以控制的現實。但任時局如何轉變,內地與國際之間始終需要一個聯繫點,而香港肯定仍然是擔當聯繫角色的最佳選擇。面對外部風雲變幻,我們可以做的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背靠國家,放眼世界,堅持國際化的優勢,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作者李民斌是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