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香港改革須建立問責機制

撰文: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專欄|寰海明察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日前發布,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其獨特地位與使命再次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面對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香港應積極響應並發揮其獨特優勢,明確自身在「中國式現代化」主題下的「香港責任」、「香港貢獻」,以此配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香港由治及興,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根據《決定》對香港的定位與要求,在配合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香港需進一步深化其傳統優勢領域的發展,如金融環境的持續優化、國際資本的吸引、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深度互聯等。同時,香港還應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利用科技力量推動航運和貿易領域的智能化升級,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為國家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更為重要的是,香港應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的聚集地,通過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匯聚於此,構建多元化、國際化的高端人才生態系統。這不僅為香港自身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更為國家的發展貢獻了寶貴的人才資源。

在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同時,香港自身也應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在銳意改革中,香港經濟、社會到底是需要顛覆性改革還是改良型改革?

顛覆性改革往往能夠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例如,蒸汽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出現,都在歷史上引發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然而,這類改革通常需較高投入和冒險精神,且具有相當風險。改良型改革則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提升。歷史經驗表明,許多顛覆性科技在被廣泛應用和優化後,才真正發揮出其巨大價值。例如,蒸汽機在織布、火車和輪船上的應用,以及互聯網技術在疫情期間推動的視像會議普及,都是通過改良帶來的深遠影響。

香港銳意改革的路徑選擇,應考慮以改良型改革為主,兼顧顛覆性探索,即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和創新,以適應新的發展需求,這些改革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注重改革措施的實際效果和長遠影響。同時,對於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意義的顛覆性技術或模式,如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也應保持敏感性和開放態度,適時進行探索和試點。

筆者上述的建議,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現有的「一國兩制」制度框架為香港提供了獨特的國際競爭力,改革應聚焦於如何在這一框架下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提升治理效能、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

其二,香港應借鑒歷史上科技革命後改良型改革的成功經驗,將新技術、新模式與本地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如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智慧物流等領域,通過改良型改革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其三,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不僅需要吸引國際頂尖人才,更需培育「中熟人才」,通過改革教育體系、科研資助機制、創新創業環境等,激發本土創新活力,形成人才與創新的良性循環。

其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是香港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改良型改革,促進區域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其五,改革還應關注社會民生領域,通過改良型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增強民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未來若要採取改良型改革策略,幫助香港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並推進香港由治及興邁上新征程,有關建議如下:

其一,優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金融科技創新。支持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搭建開放的金融科技平台,促進跨境金融科技合作。推動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安全性。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政策的落實,吸引綠色投資和項目。建立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市場,支持可持續發展項目的融資需求。加強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滬港通、深港通等機制的優化和擴展。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提升香港的全球金融輻射力。

其二,強化國際航運和貿易中心,推動智慧港口建設。推動港口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提高港口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以及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內地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共享政策紅利和資源。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優化跨境物流和通關服務。加快建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平台,提升物流管理和協同效率。支持物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提升物流服務質量。

其三,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優化人才引進政策。香港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優化高端人才引進政策,提供更加便利的簽證和居留許可。推動和鼓勵香港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吸引國際頂尖人才。同時,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建高水平教育和科研平台,以及提供多樣化的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項目,提升本地人才的競爭力。

其四,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規則和標準統一,實現區域內的無縫銜接。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促進政策、資源和信息的共享。支持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區域內產業鏈的共同發展,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未來還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並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區域內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

為確保香港在上述領域的改良性改革措施能夠有效實施,特區政府需考慮採取以下幾個系統化和綜合性的措施。

其一,制定明確的政策目標和具體的實施計劃,確保改革措施有清晰的方向和可操作性。通過立法程序,將重要的改革措施納入法律體系,提供法律保障。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不同部門之間的政策一致性和協同作用。定期召開政策協調會議,及時解決政策實施中的問題和障礙。

其二,需為改革建立問責、監督機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智能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和精準度。建立實時監控系統,對關鍵領域和環節進行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置風險。實行透明施政,定期公開改革進展和實施效果,接受公眾和媒體監督。建立問責機制,明確責任主體,以及設立改革KPI,對改革措施落實不力和未完成KPI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

其三,對於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意義的顛覆性技術或模式,特區政府可考慮率先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推動新技術在金融、航運和貿易領域的應用。建立創新實驗室和試點項目,探索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推動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建立數字化管理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管理。

其四,在改革措施出台前,香港特區政府應廣泛徵求公眾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凝聚共識,確保改革措施符合公眾利益和需求。加強改革措施的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對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並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宣傳改革成果和成功案例,增強市民信心。

其五,特區政府應根據改革目標和具體措施,制定詳細的實施路徑和時間表,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同時,建立關鍵里程碑和階段性目標,定期評估改革進展和效果。根據實際情況和實施效果,及時對改革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改革方向和措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特區政府還應考慮建立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改革措施。

展望未來,通過實施一系列改良型改革措施,香港將不僅鞏固並提升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更將在新興科技領域和國際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僅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不可替代的力量,也將為香港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