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香港應否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在近日香港某電台的節目中,關於香港經濟發展新路徑的討論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筆者在節目中明確指出,儘管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經濟體,但其發展同樣不應忽視「共同富裕」的目標。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通過構建香港的「快樂經濟」,增強港人的快樂感與富足感,進而推動香港社會整體的和諧與進步。
鑒於節目播出之後,引發不少迴響和討論,故筆者撰文繼續進行探討。筆者認為,「共同富裕」並非指同等富裕或同時富裕,中央政府所強調的共同富裕,也非均富主義。其核心在於通過「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確保民眾公平享有發展的機會,暢通向上流動的渠道,從而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共同富裕」並非內地獨有的發展理念,對於資本主義體系下的香港而言,筆者相信同樣具有深遠意義。面對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平等現象,香港有必要將「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限制為富不仁、擴大中產、提升貧困群體」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不僅是為了緩解社會矛盾,更是為了構建一個更加快樂、公平和包容的社會環境,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回顧過去40年,香港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輝煌背後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筆者的研究團隊曾分析過去40年香港的相關數據,發現市民收入與樓租雖有上漲,但幅度遠不及樓價、股價等資產價格的暴漲,後者增長幅度高達20倍或以上。這些數據揭示了在勞動、資本和土地三大生產要素中,資本要素已佔據主導地位,並呈現持續攀升的趨勢。
究其根源,是香港政府過去40年對資本給予了高度友善的環境,包括免徵資產增值稅、遺產稅等,這雖促進了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也導致了資產價格的無節制上漲,使得無產市民難以承受高昂的資產價格,中產階級也面臨滑落至中下階層的困境,向上流動的機會日益減少。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資本的極度友善既是香港成功的關鍵,也是其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根源。面對既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又要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挑戰,香港特區政府需尋找一種平衡之道。簡單的「劫富濟貧」並不可取,因可能引發資本外流,損害經濟基礎。
筆者的研究還發現,香港社會還存在利益固化嚴重的現象:部分人在奮力奔跑的同時,卻不忘設置障礙,阻礙他人前行。這加劇了社會不公與不滿,侵蝕了港人的快樂感。因此,打造香港的「快樂經濟」,關鍵在於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營造一個公平、包容、共享的發展環境,讓每位港人都能感受到進步與希望。推動香港向共同富裕方向發展,並不意味著實行均富政策,而是通過合理的分配制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保障市民的公平發展機會和向上流動的渠道。
具體而言,香港特區政府可考慮加強行政主導,改變「小政府、大市場」的傳統思維。一方面,應進一步完善底層市民的保障和福利制度,集中力量幫助社會最需扶助的群體,並加強高等教育,拓寬產業光譜,特別是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發展,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出路。另一方面,實施「擴大有產化」政策,鼓勵無產市民擁有資產,中產階級增加資產,富裕階層合理增值,推動整個社會像乘坐自動電梯一樣整體向上移動,形成一個共同提升的社會環境。
香港的未來發展,在於不斷探索和實踐共同富裕之路。通過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社會環境,香港不僅能緩解社會矛盾、增強市民的快樂感,還能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在此過程中,香港特區政府亟需發揮行政主導的關鍵作用,制定並實施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和努力。唯有如此,香港方能成為「快樂之都」,在國際舞台上繼續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和競爭力。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