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當特區政府成為了「提款機」

撰文: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專欄|寰海明察

在經濟不景氣下,香港有部分機構和市民將香港特區政府視為「提款機」。這一做法固然有其用處,但也存在明顯的壞處。其用處在於借助特區政府的財政支持,短期內可以緩解經濟壓力,幫助機構和市民渡過難關,維持社會穩定;但壞處是這種依賴很可能導致特區政府財政負擔加重,機構和市民自力更生的動力減弱,長期來看並不利於香港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部分機構和市民之所以將特區政府當作「提款機」,相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特區政府掌握大量的財政資源和公共資產,在經濟困難時期,政府作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民眾期望政府加大公共支出,提供更多社會保障和救助措施。其次,市民壓力和社會的強大輿論壓力也迫使特區政府採取各種救助措施以維持社會穩定。最後,民眾對政府財政狀況和政策複雜性缺乏全面了解,容易認為特區政府有能力解決所有經濟問題。

具體表現來看,市民將政府視為「提款機」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經濟不景下,特區政府「愛民心切」,出台各種經濟刺激計劃和援助措施,如現金補貼、減稅、增加社會福利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機構和市民視為「套利」的機會。一些機構和市民可能會濫用政府的救助措施,將其視為一種福利而非臨時性的幫助。他們可能會故意誇大自己的經濟困難,從而獲取更多政府補貼。同時,機構和市民在面臨市場衝擊時,較以往更加依賴政府的支持和補貼,而忽視了自身創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此外,特區政府某些政策設計上的漏洞也較容易被濫用或不當利用,導致不符合條件的人也能獲得補貼。香港文化中的「水魚」心態,以及部分市民的「佔便宜」心理,也促使有些機構和市民在經濟困難時,更願意嘗試從政府獲取利益。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被解釋為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在經濟困難時,個體面臨類似囚徒困境的決策環境,選擇不申請政府援助可能被視為劣勢策略,尤其是當其他人都在申請時。

然而,將政府當作「提款機」有許多負面影響。首先,財政負擔加重,可能導致政府債務增加和預算赤字,削弱未來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其次,長期依賴政府援助可能導致機構和市民失去自我提升和自力更生的動力,且容易形成依賴性和懶惰,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轉。再次,容易出現資源錯配嚴重問題,如果特區政府援助的分配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昂,將導致公共資源的浪費。最後,過度的政府援助可能導致市場競爭的不公平,增加社會不平等,長期來看,還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和經濟結構失衡。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把政府當作「提款機」一定是壞事。在經濟困難時期,政府的及時介入確實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公眾利益的。短期內,政府的財政支持確實能緩解經濟壓力,維持社會穩定,但長期來看,依賴政府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個健康的社會應當鼓勵機構和市民自力更生,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通過自身努力改善生活和發展,而不是依賴政府的援助。

對特區政府而言,在設計和實施援助政策時,政府需要在滿足機構和市民需求與維護財政可持續性之間找到平衡,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健康的社會應當在政府與市民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特區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而市民則通過自身努力和市場參與來實現經濟獨立和發展。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實現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