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活化前深水埗配水庫 保護獨特人文風貌
團結香港基金專欄|周國心
政府上月公布下半年的盛事達100項,其中文化藝術及創意項目佔25項,為發展文化旅遊帶來機遇。然而,一年一次甚至一次性的盛事只是文化旅遊的表層,更深層次的文化氛圍才是吸引旅客的要素。要培育文化氛圍,政府需持續開發更多表演場地,孵化恆常的藝文活動,而活化前深水埗配水庫正是一大契機。
善用配水庫打造藝文古蹟場地
適逢發展局仍正審視配水庫的保育及活化方案,政府可考慮將其改造為展覽及表演場地。前深水埗配水庫於2021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其仿古羅馬式建築及九龍供水歷史蘊含文化價值,導賞團亦大受市民歡迎。根據發展局提交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文件,截止今年二月底,配水庫共錄得82,266參觀人次,可見市民的參與度踴躍。若能進一步加入藝文元素,更是畫龍點睛之舉。
其實,世界各地也有將地下水庫活化為藝文場地的例子。地下水庫昏暗的環境揉合戲劇、音樂、燈光及各式藝術,能為訪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例如丹麥哥本哈根將於1856年建成的The Cisterns蓄水池發展為藝術及燈光展覽場地;澳洲布里斯本的Spring Hill Reservoirs蓄水池亦於2014年改造為劇場,讓觀眾能同時欣賞扣人心弦的歌劇及建築的設計美學。
反觀前深水埗配水庫,作為展覽場地相對容易;但作為表演藝術場地,其建築特色或為演藝團隊帶來挑戰。 例如,配水庫共有108條花崗岩柱,若以傳統形式於中央搭建舞台及固定座位的話,大部分觀眾的視線將會受阻,影響體驗。
當然,空間障礙是可以跨越的,其中一個方式是發展場域特定演出(site-specific performance),讓觀眾自由遊走於特定空間觀賞表演。今年四月由加泰隆尼亞團隊創作的演出《無憂之旅》便是一個例子。表演選址在建於1899年的薄扶林東華義莊,讓觀眾透過步行,穿梭義莊的不同空間,以互動形式瞭解古蹟背後的歷史、運作及社會價值,細思生死意義。 由此可見,古蹟可豐富表演的故事背景,表演亦令古蹟更加引人入勝,兩者相輔相成。
因此,政府可擴大諮詢藝文界人士的意見,探討如何在保留配水庫原貌的前提下,將其活化為集文化、藝術和歷史於一體的場地。
發展文化旅遊應以保育文化為前提
然而,若要將配水庫發展為藝文場地,周邊的獨特人文風貌亦不容忽視。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文化不僅包括藝術和文學,還包括生活方式、共處方式、價值體系、傳統和信仰。因此,活化不應以只以振興或吸引旅遊為主,應同時將保育歷史建築及帶出當地人文風貌融會貫通。
配水庫因其歷史底蘊「成名」,但在前往它的路上,四處不難發現,附近街坊擺放的健身設施、乒乓球桌、大大小小的佛教神壇及觀音像,甚至見到有人在發泡膠蓋上「提詩」的文采。這些均活現香港人在有限空間中創造的獨特文化,體現了人與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繫。相比政府刻意在十八區打造的「打卡點」, 這些自發形成的「城市奇觀」,更吸引市民及遊客的興趣。
政府在發展文化旅遊時,應在保護建築物原貌及社群生活的基礎上加入創新的藝文活動,讓它們得以延續發展。
長遠而言,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藝文古蹟場地,方可實現無處不旅遊的願景。
作者周國心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