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施政報告:「添幸福」可先行一步
區議會選舉進入倒計時。12月10日的神聖一票,與740萬香港人的社區幸福息息相關。
特首李家超在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為民生「添幸福」,說施政報告屬於每一位居民的施政報告,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如今,從特首開始,到三權合作部門,感覺是卯足了勁要幹點事,更想幹成事。
但說歸說,做歸做,行動還是比想法要難得多,要想成事,可能還需要一些拉動全局的東西作為切入點,才能把施政報告落實到位,「添幸福」可能是個好的切入點。
來稿作者:周海平
在我看來,「添幸福」是社會化服務的範疇,不光是一句口號,應該有更豐富的內涵,甚至可以拆分成具體的行動指標,一句話:「添幸福」做得好,可以綱舉目張。
一直以來,香港的社會化服務都有很好的基礎,過去經常受到中央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相信大多數市民也認為,「謀發展,拼經濟,促民生」,落腳點都是為了「添幸福」,如果先行一步,是否可以拉動全局性的工作,應該獲得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
畢竟,「添幸福」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利國利港的事情。
那麼,香港的「添幸福」是什麼?
我的理解:
一是精準的人道主義關懷和扶持。
歷來,在全世界,無論發達國家,還是貧窮國家,老弱病殘都是弱勢群體,是社會邊緣人,更不帶來生產力,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這場以巴戰爭衝突,從老人、病人和孩子的流血遭遇,便能看到弱勢群體的無助和無奈。唯一幫到他們的只能是人道主義計劃。而任何時候,人道主義的扮演者,政府都是主力軍。
香港的情況也是一樣。
過往多少年,香港社會不僅浸潤著人道主義情懷,體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多時候香港的居民都身體力行,不僅體現在人性的關懷,甚至是寵物的人道關懷,體恤,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這從日常生活中看得十分真切。
然而,隨著過往粗放的人道主義服務漏洞的日益顯現,新型人道主義的關懷,如今也到了需要精準服務的時候。過往的服務可能是集中式的活動;或是派對式的歡樂聚會;比如智障人士與兒童;比如安老院的慰問和子女探望;公立幼稚園的各類親子活動;智障人士工坊的定期活動日,這在10年前沒有任何問題。
但時至今日,傳統的固定時間的人道關懷,也顯現出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靜態的關心和問候,難以跟蹤24小時的個性化需求,儘靠社工的常規性工作,哪怕忙到飛,老實說,是滿足不到動態的人道需求的。
另外,三年疫情的網絡授課,以及DSE高壓力的繁重功課,給讀書的中學生也帶來了很多精神壓力,有些同學缺乏指引以及個性化關懷,甚至陷入了絕境。這些新問題,新現象,都值得盡快催生出新型的人道主義關懷服務。
我們說,未來的精準的人道主義關懷和扶持,可能需要藉助科技的力量,以及精細化的管理計劃,實現點對點,一對一,無死角,全覆蓋的關懷力度,才有可能實現社會化服務的2.0版本。雖然管理難度大,但卻需要邁出這一步。
有了精準的人道關懷,以及AI信息跟蹤管理,香港社會便不怕任何人道事件的負面傷害了。不要說虐兒事件不會發生;智障人士的人道安排將更加妥當;老齡化社會管理將更加以人為本,精準幫扶到位;低級的人道錯誤是永遠不會發生的。整體服務水平在亞洲一定名列前茅的。
二是「一國兩制」香港應該有能力達到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水準。
坦白說,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亞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比如老人的生果金制度;綜援津貼制度;關愛基金;智障與殘疾人津貼;食物銀行;香港年金以及免費公共醫療,搞了幾十年,有口皆碑,覆蓋到很多有需要的人群。這些長期的福利安排,為港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但隨著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社會零售消費指數居高不下,和日益顯現的通貨膨脹,原有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幫扶標準,按照「添幸福」的嚮往,可能並不能令居民感到有更好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絕大多數生活在香港的人,生活的壓力是如影隨形的。
也許目前我們的財政盈餘不能提供到卓越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一口氣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但卻可以他們為標桿,把可以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到位,做到亞洲一流,接近或達到歐美發達國家水準。
很多愛國者治港人士都認為,香港這樣一個中國政府唯一擁有普通法和「一國兩制」管治模式的特別行政區,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都不應該輸給日本和新加坡等老齡化程度比香港還要嚴重的國家。香港應該有優勢(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國際化程度高,尤其「背靠祖國鏈接世界」的獨特優勢)超越這些亞洲國家。香港應該走在最前面。
當然,香港居民對「添幸福」的需求也是多層次的。
就勞資關係來說:
資方的「添幸福」需求,可能是政策的穩定性、安全感以及生意大環境,比如是否有好的人氣和財氣,有更多的賺錢效應,錢多總是好事,所謂「生意興隆,盤滿泊滿」。政府更是期盼這樣的榮景。比如政府推動的「香港夜繽紛」活動。
勞方的「添幸福」需求,則是希望就業機會多;人工高;物價穩定;食品豐富而優質,沒有壟斷,豐儉由人;一個人的收入足以滿足到全家的開支需要(基尼係數低);諸如中產家庭有更高的收入與稅收抵扣的福利安排;社會有很高的保障制度,比如優質的醫療和失業求助安排,和優質的教育水平,以及一流的食品衛生與安全的監督和把控等等。
至於弱勢群體的「添幸福」需求,不外乎更高的人道關懷,比如與通脹指數與生活品質相匹配的基本生活保障開支制度和居住計劃(恩格爾系數相對較低);動態的關懷和問候機制;以及必要的人道硬件設施和公共醫療服務。
其實,民生福祉的事情都好實際的。據說以巴衝突之前,很多加沙的巴勒斯坦居民,平日都跑到以色列打工,得到的收入,比在加沙做事的人工要高很多;俄烏戰爭也是,更多的烏克蘭人,開戰前,也是嚮往歐盟的高人工和優質的生活品質,很多人都往歐盟跑,時間一長,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自然歐盟化,也是正常不過。還有搞了幾個月的沸沸揚揚的法國退休制度大罷工,為了什麼?還不是基於個人切身利益的社會福利有個保障。沒有那麼多高尚的東西。
可見,開放的全球化,比如資訊和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人,更加嚮往優質而卓越的國家和地區是個全球現象。人往高處走,是大勢所趨。搞好社會福利保障,某種意義上,是國家和地區的頭等大事,是一切問題的潤滑劑。畢竟,絕大多數居民都是打工一族。
三是大幅提高居民的絕對收入,令家庭和個人有幸福感。
老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意思是說,無論你怎麼開支,都是水漲船高,花出去的錢,最終都要有人買單。你若撐得住,便可以循環往復,遊戲才玩得下去。開支也是一樣的概念。
提高居民的絕對收入,離不開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香港的大環境很好。僱主(各類企業和三權合作機構)有更好的賺錢效應,以及持續的生意機會,一個接一個,可以攤銷更高的人工成本,遊戲可以玩得下去;一切撐得住才有著數。
二是八方來錢,香港繼續成為各路資金扎堆的地方。你說投機也好,投資也罷。總之,有錢願意來港扎堆總是好事。錢能生錢,渠道不怕複雜。企業和生意人就喜歡熱錢。這都是大家都認可的遊戲規則。
據說,當年港股到了三萬點,很多人到酒樓吃鮑魚,吃燕窩,社會一片鶯歌燕舞,不懂經濟的人,都知社會是繁榮的。不花錢不是好事情,有錢不敢花也不是好事情。
過去的兩年,有媒體曾經公佈出居民的絕對收入與居民收入的中位數,希望社會知道香港居民的收入水平。絕對收入指社會盡可能為居民提供有競爭力的有尊嚴的人工收入,令其一個人收入足以滿足到一家人的各項開支,而發自內心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而收入中位數則是社會最高與最低收入的加權平均值,是基尼係數可以反映的一個貧富數據。兩者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四是千方百計讓香港繼續成為錢扎堆的地方,成為世界的聚寶盆。
香港主權是中國的,生意卻是開放性的,錢永遠沒有國界的。過往幾十年,香港之所以成為金融中心,是因為香港是進入中國大陸的一塊跳板,是鏈接世界和中國經濟的橋頭堡,如今,又多了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相信對投融資的需求,更是超過以往任何時候。
眼下的香港,夾在中美博弈中間,要聚攏世界的熱錢來港是不容易的。大環境是這個樣子,就需要特區有新的思路,新的招數,新的政策,脫一身皮,掉一身肉,加上特區與國家高度一致的發展思路,香港或有機會繼續成為世界的聚寶盆。以金融為底色的空心化的香港,沒有錢可想而知。
說到世界聚寶盆,指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
一是港股指數節節攀升,如日中天。原因是港股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如果IPO企業多,外國基金投資港股多;外匯基金見漲;投融資自然好,不但滿足到國家的需求,更為特區經濟提供強大金融引擎。否則,也是麻煩的事。
二是外資亞洲總部經濟是否昌旺。對來港的外資企業而言,落戶多好過落戶少,落戶少好過沒有落戶。數量的增長以及資本擴容量是評價的指標。否則,也是好驚的事。
三是全球生意人多。投資內地實體經濟也好,投資世界和亞洲項目也罷,不管什麼人,只要願意以港元結算,把錢留在香港,就是香港穩健的聯係匯率的基本保證。港元穩健,特區有錢什麼都好辦。
所以說,有了「添幸福」的內容,還要有「添幸福」的必要條件,「添幸福」便可以落到實處。
我們說,香港「添幸福」的必要條件又是什麼?
一是現有的香港社會化服務有很好的基礎,打造新型2.0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過往幾十年,香港的社會化服務有很好的基礎,早已建立了一套從政府、社會專業機構(NGO組織與社工)再到民間團體(社區服務)的三級服務體系,過往都幫助到不少有需要的居民,解決了不少民生問題,積澱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服務經驗,這些寶貴的實踐,無疑是香港的“軟實力”財富。
然而,我們常說「形勢比人強」。當今,人們要求更高了,期盼更多了,過去成功的東西,十幾年下來,可能並不適合現在的動態的人道需求了。
這並非香港的社會化服務過去做錯了什麼,而是需要與時俱進,把原來做過的東西更加精細化,動態化,升級到2.0版本,藉助科技的力量,令到服務更加以人為本,滿足到個性化需求,24小時自動跟蹤服務,一網打盡,不留死角。這樣,我們的“添幸福”效應必將顯現出來,社會化服務或將更加到位,而搏得居民的交口稱讚。
據香港特區公開的資訊報告,香港現有740萬人口中,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60歲或以上的人士,如果加上兒童、智障和殘疾人士,以及單親家庭,我相信這個比例是很大的。
如果僅靠社工過往傳統的服務方式(聽說目前一個社工要負責50個左右的個案),一定很難兼顧到方方面面的,更不要說滿足到居民的個性化需求,這個差距是現實存在的。所以,有些不幸的事情,看似偶然的不該發生,實則必然的結果。
所以,改革現行社會福利部分幫扶政策,提升NGO組織服務模式,發揮社工運用科技手段的工作積極性,充分藉助科技的力量,多管齊下,精準幫扶,是實現精準人道主義關懷的必由之路。此舉應該是勢在必行,更是施政報告“添幸福”先行一步的必須的舉措。
二是政府有所作為,努力經營,夯實財政盈餘家底,將「添幸福」落實到位。
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企業,還是政府首腦,「拼經濟」的KPI考核,說到底,落腳點都在一個賺錢效應。如果忙了半天,都是費用和投資(財政赤字),沒有業績回報和盈利,企業主一定著急,相信特區政府更是焦慮。
說到底,財政盈餘家底如何,是「添幸福」能否成功落地的唯一物質基礎。沒有錢,「添幸福」就是一句空話。
我不知如今的特區政府的盈利結構是一個什麼比例?
這幾十年,賣地收入;金融與資本法律業務;進出口貿易;服務與零售業;旅遊、教育與醫療;還是創科生意,人力資源的利得稅收入,亦或是其他的來錢生意,相信都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相信哪項收入更穩固,更持續,更不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們的政府應該最清醒的。
但「添幸福」這種事情,只能是政府的政治和道德責任。政府扮演的角色,以及身上的壓力,完全可以感受的到。「添幸福」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受益人各種層次,方方面面,花錢的地方包羅萬象,沒有雄厚的財政盈餘家底,是不容易做到「添幸福」的。
我記得,還在上一屆政府的時候,社會福利署就公佈了一年光用在各類社會福利方面的專項資金,就達到1200億元,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長,也是很大一條數。
也許香港家大業大,過去幾年,政府有很好的財政盈餘進賬,花錢不在乎,民生投入沒有減少。但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經濟形勢,並非疫情前的經濟環境。老實說,也是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
尤其是今年財政赤字將突破1000億港元,也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我理解,所謂財政赤字,就是當年的財政收入與實際開支相減,不但沒有正盈餘,還花掉了過往的一部分家底儲備。
真佩服特首的氣概,這次施政報告提出了「添幸福」訴求,其實是個花錢的買賣。眼下大環境不好,對香港來說,相信是個很大的挑戰。特區要賺到錢,再有計劃投入一定比例的民生的幸福工程,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情。
外圍經濟對香港的壓力無法避免的,特區要實現盈利,可能真的需要一些能耐才行:
——開源的能力。
我們的創科生意;我們的新型消費;我們的2.0版的前店候廠,需要多少投入,有多少盈利,不知是否有精算師好好算一算。如今,創科也好,新型消費也罷,亦或是2.0版的前店後廠開發項目,競爭方式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能否在投入的同時,精確測算出投資回報的盈利預期,也是需要很大的本事。
——新界北都市項目的開發。
我看到發展局長以及相關部門人士,都出來發表對新界北都市項目的開發意見,似乎消除了一些人的擔心和認識,但賺錢效應如何,老實說,我還是挺關心項目的負債和投資回報的。
這條數真的需要高人好好算一算,掐一掐,有個保守的穩健的賺錢計劃才行。
——節流的本事。
過去總講香港是小政府,大市場,完全自由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公務員的最高自我要求是打好一份工。我想,那是1997回歸之前的港式管理標準。
到了今天,香港管治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僅是打好一份工,可能不能適應新的管治要求,必須要有一些主動性才行的。
如今,香港居民從返工就業,到收入開銷計劃,再到家庭照顧,子女教育,食物品質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追求,都不是過去年代可以相比的。好多東西都隨著時代的變遷,對管治有了更高的期望是很正常的事。未來也許是新常態。
實事求是說,節流這種事情應該有個基本原則:
一是節流不影響有效管治;二是節流令居民對政府更加擁戴和認可。
三是「添幸福」可行多一步,為「一國兩制」注入新的血液,為國家的發展大局做出示範性貢獻。
個人認為,香港是「一國兩制」地區,更是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展示新型管治模式的一個樣板,從政治高度上講,「添幸福」做得好,不僅成為香港的軟實力,其他GDP城市無法趕超,成為香港的優質的資產,更將提升「一國兩制」的含金量,成為國家走向世界的響噹噹的一張名片。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添幸福」是所有香港人的大事。離不開原有的社會化服務基礎,離不開香港幾百間NGO社會組織和社區服務機構,一起參與進來,為「添幸福」工程添磚加瓦。「香港是我家,幸福靠大家」。
尤其是區議會議員完成選舉後,新出爐的議員,將扮演重要的社區服務大使角色,統籌好本社區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一對一,點到點,24小時自動跟蹤服務對象,為徹底改善社區的傳統服務方式,為「添幸福」工程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添幸福」做得好,「一國兩制」便有了更加具象的樸素內容,不僅對特區政府開好局,打開臨門一腳,貼近與居民的管治距離有現實的意義,更對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計,加快祖國統一,有著重要的示範性深遠意義。
習近平主席說得好「香港好,國家好」。我要說「添幸福」做得好,「一國兩制」肯定好,「一國兩制」好,好多事情便可以逐步化解,最終漸入佳境。
「一國兩制」是好的制度,好的制度離不開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才更有說服力和推動力。建過渡性房屋;消滅劏房;刺激人口生育;關心老齡化社會問題;私人房屋減辣;體育,旅遊以及娛樂什麼都搞,都是特區政府通過「添幸福」的方式,踐行「一國兩制」最好的回報。
相信未來「添幸福」有更多的令人驚喜的服務內容,香港居民能實實在在感受到施政報告“添幸福”帶來的生活巨變。
作者周海平曾在廣東電子電器製造企業任職,現為退休人士,來港定居15年。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