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打造機場快線2.0 構建大灣區空鐵聯運網絡
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建設多個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特別是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施政理念,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建議興建的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和鐵路系統,為香港持續發展注入「興」的動能。展望未來,政府須繼續加強交通基建區域性建設,幫助香港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大格局下,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人流和物流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及地區合作。
來稿作者:駱俊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提升大灣區聯通水平,並以香港、深圳、廣州三大機場為核心,建設世界級機場群。要達至效益最大化,建設聯通三地的軌道交通網絡必不可少。目前廣深政府已積極規劃「廣深第二高鐵」工程,接駁兩地機場,並聯通穗深城際至深圳前海,而深圳至香港段,則會通過港深西部鐵路,連接前海、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交椅洲人工島、港島西等地,但並未規劃接駁香港國際機場的鐵路線。
香港國際機場航點多,班次頻密的優勢,過去吸引不少內地旅客來港轉飛。根據入境處資料,疫情前的2019年,出入境旅客中有約4成是內地旅客,而今年暑假期間香港機場日均有近一萬名內地旅客出入境,即使旅遊淡季亦有日均5000名。香港國際機場的三跑工程預計在2024年竣工,屆時中轉旅客出行需求將數以倍增,除了現有海天中轉大樓的「空海聯運快船服務」外,政府必須研究其他「多式聯運」產品,打造多元化直達通勤圈。
就此,立法會「A4聯盟」提出「打造機場快線2.0」倡議,建設「前海-香港國際機場」支線,聯通深圳機場、前海和深圳灣,打造空鐵聯運網絡,提升兩地機場競爭力。「前海-香港國際機場」支線分為深圳段與香港段。深圳段設有深圳機場站、前海站和深圳灣站,香港段則由洪水橋站途徑欣澳站至香港國際機場站,沿線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通關模式。預計25分鐘可由香港國際機場直達深圳灣口岸,35分鐘直達前海CBD,45分鐘到達深圳機場,廣深港三地機場將形成1.5小時直達通勤圈。
筆者認為,「打造機場快線2.0」倡議可行性高,有三大實際效益。一是港府政府正研究興建「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段及「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政府可善用現有的機場快線鐵路,同步打造一條聯通前海、深圳灣、及香港國際機場的支線,釋放欣澳至機場路段未被用盡的列車運力;二是相比海運,軌道交通在應對惡劣天氣方面有一定優勢,相對穩定和安全,載客量亦更多,更有效疏導惡劣天下機場滯留的旅客;三是「機場快線2.0」開通後,市民和旅客不單能夠快速往返三地機場,還能通過前海樞紐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前往其他大灣區城市工作和旅遊,更好的助力大灣區協同發展。
筆者期望政府能夠認真考慮相關倡議,不斷完善大灣區「空鐵聯運」網絡,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
作者駱俊偉是公共政策研究員、城市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