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探討香港未來的城市發展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歷了「城市化」過程,人口向市區遷移,進一步擴大城市規模。與此同時,新市鎮的「近郊化」現象也促使擴展市區呈現城市化趨勢,市民往往日間在市區上班,夜晚回新市鎮居住。
過去幾十年的城市發展模式形成了香港重南輕北的格局。時而勢易,香港如今正處於新時代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被視為下一波的「近郊化」;另一方面,香港也致力於推動市區重建的「再城市化」,通過改造和改善市區,吸引人口和資本回流,促進城市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復興。
然而,市區重建進度未如理想,無法跟上樓宇老化的步伐,零散出現插針而建的單幢新建樓宇,也揭示了香港整體規劃視野上的不足。政府不應把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近郊化」與市區重建的「再城市化」視為獨立作業,相反應將其視為相輔相成的契機。
來稿作者:劉兆光
根據現行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香港市區和鄉郊的住宅發展密度受到地積比率的限制。例如,香港島的地積比率限為8至10倍,九龍及新九龍限為7.5倍,新發展區及綜合發展區限為6.5倍等。然而,這樣的地積比率分佈是否能夠提供宜居的生活環境值得我們思考。或許政府應該考慮降低市區的地積比率,同時提升某些新發展區(如北部都會區)的地積比率。進行適當的空間調配。
市區重建局最近推動了一些較大型的重建計劃。其中,在土瓜灣試行了「小區發展」模式,並在油旺引入了「規劃主導」模式。這些模式以大型規劃為基礎,制定了區內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僅是興建樓宇,還為社區帶來了新的面貌。然而,這些大型重建計劃也帶來了更高的開發成本,涉及到更多居民的安置和賠償問題。早前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表示,油旺地區的重建確實面臨著資金短缺和土地不足的挑戰。
一般而言,市區層數較少的舊式樓宇往往尚未用盡地積比率,故理論上市區重建可以藉以釋放這些發展潛力,使社會能更有效使用土地資源。可是,現時尚待重建的舊式樓宇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物,典型是五至九層的唐樓,尚未用盡地積比率不及戰前的多,故對發展商而言重建戰後唐樓的財務可行性減低了不少。政府目前正大力推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個項目,這些項目將提供大量土地,其實為市區重建提供了機遇。發展局於交椅洲人工島的策略定位指出,「能提供調遷空間支援港島和九龍舊區重建所引起的連鎖流動」,但政府尚未明確說明如何有效調撥這些新增土地,社會上也難以理解城市發展的方向。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今年7月發布新規劃指引,以油旺為試點,容許發展商在把「輸出地盤」的准許總樓面面積,透過提出規劃申請放寬「接收地盤」在有關分區計劃大綱圖所准許的地積比率/總樓面面積限制,轉移至位於同一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接收地盤」,上限為「接收地盤」准許總樓面面積的30%。筆者認為,轉移地積比的概念不應只限於油旺區域,更可以擴展至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把市區本身的地積比,策略性輸出至新發展區。此舉能吸引有意參與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商,同時參與市區重建工作,創造雙贏局面。此外,筆者建議市區重建局可以從北部都會區的購入相對低價的土地,並參考深圳興建「回遷房」的經驗,對受市區重建項目影響的業主以作實物賠償,賠償比例為則視乎地點調整額外面積,鼓勵受影響的業主「住大啲」。這項措施不僅有助於減輕市建局的壓力,還為業主提供了搬遷的誘因,並吸引更多人口遷入新發展區以促進發展。
在後新冠時代,居家辦公和數字經濟的興起帶來了去中心化的趨勢,為香港提供了重新評估未來數十年土地需求和分佈的契機。規劃署於2021年公佈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僅粗略估算了未來各類土地用途的需求,卻未有實際規劃土地用途分佈和各地區的發展密度,及當中「頭輕尾重」的私營單位重建量假設也值得相榷──於 2021 年至 2030 年期間假設平均每年重建約4,000 個私營單位,並待2031 年至 2048 年期間則每年重建約 14,000 個私營單位。政府可以借鑒新加坡的做法,每20年編制一次《概念規劃》,制定城市發展的宏觀策略,並每五年更新一次具法定效力的《總體規劃》,明確每個地段的面積、使用用途和發展參數。這樣不論是公營還是私營企業參與發展或重建時,都能根據規劃進行,共同塑造美好未來的願景。
正所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各持分者都應該擁抱大趨勢,探討未來的城市發展模式以讓香港走更長遠的路。市區老化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政府應該大膽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方案,充分利用未來新增土地資源,全力推動市區重建的步伐,讓市民分享社會發展的紅利。
作者劉兆光是特許測量師及ESG分析師,香港新方向成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