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交椅洲人工島的「三問三答」
政府提出「交椅洲人工島」最新方案,期望透過建立長遠土地儲備,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打造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及助力解決困擾多年的房屋問題。然而,坊間出現不少意見,質疑人工島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爲此,以下將逐一探討這些論據,並配以客觀的數據分析,希望有助社會進行更深入及全面的討論。
來稿作者:梁躍昊、趙恆
觀點一:未雨綢繆,提前創造空間
不少意見均引用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預測本港人口將於未來20年見頂,而住屋需求與供應的落差將逐漸緩減,因此填海再無必要。
然而,該預測正正並未考慮最近人口政策的改變。自疫情以來,香港各界深刻體會了保持開放和引入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政府提出一系列引資引才措施,特首更親自率領商界前往世界各地,全力「搶人才、搶企業」。「搶人才」措施自推出以來初見成效。自當局於去年12月28日起接受「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一個月内已經接獲超過七千宗申請,並批出5,799宗。根據政府目標,未來3年間,香港每年會吸納起碼3.5萬名逗留至少一年的人才。由於輸入人口將會節節上升,住屋需求將有增無減。
除了增加房屋供應以應對輸入人口,發展經濟商業用地同樣迫切。疫情後世界各地經濟重新開放,帶來不少商機。而香港也逐步重啟商業活動,經濟可望強勢反彈。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上調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3%,自2008年來首次超過新加坡。隨著經濟復蘇,商業機構的用地需求亦將逐漸上升。商業地產諮詢機構世邦魏理仕去年發表報告,預料通關後,單是中資企業的需求將以每年不少於77萬平方呎的規模增長。
面對近在眼前的機會,如果土地供應無法相應增加,屆時香港不但將面臨十分嚴重的房屋短缺,同時營商和生活成本也會隨著租金不斷上升。加上區内不少城市正不斷迎頭趕上,香港的競爭力將會消退。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土地儲備,力爭創造空間容量,以免讓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拖著香港經濟發展的後腿。
觀點二:負擔可控,造價值回票價
此外,也有質疑指人工島達5,800億元的造價將掏空庫房,難以負擔。誠然,政府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種種挑戰,更需秉持一貫量入為出、謹慎理財的原則。但即便如此,當局亦需要兼顧長遠發展,避免錯過相關機遇,因小失大。以目前政府財政狀況來説,人工島的財政負擔仍屬可控水平。按照當局假設以20年期攤分填海成本,平均每年開支只是約300億元,佔政府每年超過8,000億元的總開支不到5%。而且即使市况低迷,預期賣地收益仍達7,500億元,仍然屬於一項「有賺」的投資。
縱然如此,如何管理項目現金流仍是一大挑戰。人工島支出集中在前期而且數目龐大,而收入則要待填海完成後賣地才能收回,中間的時間差距以年計。若不妥善處理,會對政府財政構成不少壓力。我們建議當局積極引入市場資金參與發展,減輕財政負擔。可探討模式包括公私營合作、BOT(建設-經營-轉讓),及發債等。同時政府應謹慎規劃填海及基建工程時間表,不但有助計算具體造價,也促進市場形成合理預期及便利融資安排。
觀點三:普及科技,提升工程容量
再者,也有人指出近年香港的大型基建項目面對超支和延誤落成的情況,憂慮會出現人手不足及成本壓力等問題。毋庸置疑,目前香港建造業界正面臨青黃不接的嚴重問題。建造業議會基於對本港未來10年建造業工程總量的預測,預料各類人手短缺將由今年1,000至1.5萬人不等,至2027年擴大到2,000至4萬人不等。我們建議,政府除了應繼續和業界攜手加強培訓和招聘,減少人才流失,亦可因應需要適度簡化「補充勞工計劃」引入外地勞工的申請程序。
除了確保建造業界人手充足,政府也需要普及新技術應用以提高效率,特別是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擬(BIM)。政府可透過提供誘因等方式,積極鼓勵業界在香港大規模應用MiC,並研究如何普及使用BIM軟件,令技術得以滲透建造業全供應鏈所有規模的持份者,從而領導業界過渡到BIM設計主導的新階段。
土地是所有活動的載體,亦是一個城市支撐社會及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活質素必不可少的資源,因此其供應主宰社會的發展軌跡。尤其在當前經濟不景氣之下,香港更需要具前瞻性的投資,透過推展基建項目發揮逆周期作用,帶動企業繼續在港投資,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並且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都會。
作者梁躍昊和趙恆分別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