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巴士公司趁火打劫 政府袖手旁觀
來稿作者:黃俊瑯
這次行政會議批准巴士加價,九巴加4.3%、城巴加7.5%、新大嶼山巴士加6.5%,明年1月5日實施,而相關加幅已為扣減「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後加幅。同一時間,中電及港燈將於明年1月起分別加淨電費0.98%及0.9%。公屋租金、大學學費及港鐵車費等亦已上調。這一連串加價行動,令人不禁質疑這些肩負公共服務使命的機構,是否已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中電在2024年上半年錄得59.51億元純利,按年增長17.6%,單是香港區業務已達41.65億元。九巴今年上半年亦轉虧為盈,獲利2,190萬元。在營運狀況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提出加價,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基層市民的處境更值得關注,據統計處數據顯示,較低收入組別的人均住戶收入在過去三年僅增長5%,遠低於整體家庭月入中位數的9.2%增幅。「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升幅更遠超「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清楚反映基層市民正承受更大的通脹壓力。樂施會最新報告更指出,香港最貧窮及最富裕一成住戶的收入差距已擴大至81.9倍,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下,公共服務的加價顯得格外沉重。巴士服務尤其如此,因為它是基層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佔全港總出行人次近半。不少街坊坦言,每月支出已經捉襟見肘,若巴士及電費齊齊加價,只能減少外出及娛樂開支。
公營機構理應善用現有資源,開拓非票務收入來源。舉例來說,可以善用車廠等物業空間作商業用途,增加收入。可惜的是,這些機構似乎選擇了最簡單的方法——直接向市民加價。政府在審批加價申請時,亦未見要求這些機構做好開源節流的工作。反而是一味批准加價申請,讓市民承擔營運成本上升的壓力。
面對眼前困局,政府必須立即叫停巴士加價,並加強監管公營機構的財務管理,制定更嚴格的審批準則。同時,這些機構也應該履行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責任,加強對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照顧。
公共服務的存在,本來就不是為了賺取最大利潤,而是為市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政府與公營機構理應同舟共濟,與市民共度時艱,而不是趁機加價、落井下石。行會批准加價,無異於與虎謀皮,後果必將加劇社會矛盾,損害社會和諧。在通脹高企、民生艱難之際,任何加價決定都無異於向基層開刀,必招致民憤。政府必須以民生為重,正視基層困境,遏止這波加價潮。
作者黃俊瑯是新思維副主席。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