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爸爸》|思覺失調不是他者的故事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暢

近年香港影壇佳作頻出,《破﹒地獄》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討死亡議題,引發社會對生死觀的思考;而緊隨其後的《爸爸》則以更為深刻的筆觸,觸及「思覺失調」這一敏感話題。

《爸爸》這部電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社會對思覺失調這個話題長期以來的迴避與誤解。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據,思覺失調的病發率約佔香港總人口的1至2%。這個數字告訴我們,思覺失調並非遙不可及的「他者」故事,它可能發生在我們的鄰居、同事、同學,甚至至親身上。

《爸爸》:以親歷者的視角審視思覺失調

由翁子光執導、劉青雲主演的電影《爸爸》,正是以親歷者的角度,深刻描繪了一位父親面對患有思覺失調的兒子的複雜情感。影片啟發自真實事件——「15歲思覺失調少年弑母殺妹案」。然而,導演並未對案件的成因進行追溯,也沒有對兇手的心理與行為進行道德批判,而是聚焦於悲劇發生後的殘局,探討角色如何面對創傷、重拾生活。

《爸爸》打破觀眾作為「第三者」的觀影姿態,帶領大家走進親歷者的內心世界。這種視角的轉變,使得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與角色一起經歷、感受。透過電影,我們開始意識到,思覺失調並非遙不可及的疾病,而是可能發生在我們周圍,甚至是我們自己身上的現實問題。影片中,阮永年多次追問兒子:「為什麼?」然而,他始終得不到答案。兒子阮厚明只是一句:「已經發生了。」「要發生的,怎麼都會發生。」這種無法解釋的現實,正是許多思覺失調患者家庭所面臨的困境。面對“思覺失調”這樣一個複雜的疾病,我們往往找不到答案,也無法簡單地用對與錯來評判。

打破隔閡,深入探討精神健康問題

當我們談論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時,往往帶著陌生和距離感。社會對這類疾病缺乏深入的瞭解,導致了許多誤解和偏見。一方面,人們對患者感到同情,但另一方面,又可能因為恐懼而避之不及。這種矛盾的態度,讓許多患者和家庭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正是由於社會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迴避和缺乏瞭解。無論是家庭成員、鄰居、同學,朋友,甚至於患者本人,都可能忽視了思覺失調早期的症狀。在影片中,阮厚明原本是一個愛閱讀、關心社會、有同理心的普通少年,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變化,悲劇的發生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早一點發現問題,早一點行動,或許就能改變結果。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溫暖

電影展現了一種新的視角:如何在創傷中尋找前行的力量。父親角色沒有陷入永恆的怨恨與絕望,而是在痛苦中學會共處與療愈。這種態度值得我們借鑒:面對思覺失調這樣的議題,我們需要的不是迴避,而是理解;不是標籤,而是包容;不是旁觀,而是參與。

這並非一部提供答案的電影,而是一部引發思考的電影。它促使我們反思,在這個充滿壓力的城市,我們是否能夠多一分關注,多一份理解,為那些與思覺失調搏鬥的人及其家屬,創造一個更有溫度的社會環境?畢竟,這不是「他們的故事」,而是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我們的故事」。

正如劉青雲在片中所說:「每日好少少、善良少少,我覺得已經很好。」面對思覺失調這樣的社會議題,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小事做起,用更多的理解與關懷,照亮彼此的生命。

作者劉暢博士是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或香港新方向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