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禮聘外籍華裔科學家 建設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蔡獻亮

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要「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及支持香港、澳門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李家超政府自《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搶人才」方針以來,本港已接收了數以十萬計的人才,政策已初見成效。隨著中央對香港提出新要求,當局亦應提出更具針對性的人才政策,特別是因地緣政治而受到外地冷待的華裔科學家。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環境有助承接他們來港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在這項政策上香港的大專院校、有關政府部門實可發揮更積極的角色。

為落泊華裔科學家提供第二家園

美國特朗普執政於2018年啟動的「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旨在處理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及一些科學家從美國研究資助中不當受益的問題。2021年10月,美國科學促進會發行的《科學》周刊發表了密西根大學的內部調查顯示,123名受訪的華裔學者中,有22名被詢問其與中國的研究合作,9宗案件的審問者是聯邦執法人員,5宗案件的審訊者是聯邦研究機構。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華裔學者認為他們「作為美國學者感到不安全」。

2021年1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亦發布了一個包含77個案例和150多名被告的可搜尋資料庫——儘管資料庫並不完整,但卻是「中國行動計劃」下有關案件最全面的統計。該報告認為,絕大多數調查均針對華人,起訴造成的恐懼氣氛更已迫使一些有才華的科學家離開美國。美國司法部雖然於2022年中止該計劃,但未來歐美針對中國的行為只會有增無減,這些華裔科學家定會思索更好的發展機會。

當歐美通過制度性手段,逼使華裔人才離開所謂「敏感」崗位,香港實可成為這些人才的「第二家園」。過去香港不乏一些外籍科學家長居香港,當中更多不少成為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可見香港本身已有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的良好土壤。

教資會「優配學額」訂搶人才KPI

讓科學家舒適落戶的地方,自不然是本地多間世界前列的大專院校。教育局自2012年起,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下稱「教資會」)實施「優配學額」計劃,要求資助大學(即「八大」)每3年「回撥」4%至6%學額,再呈交「學術發展建議書」競逐學額及資源,以回應社會需求。這項政策曾於2022年引起社會關注,因當時教資會在向八大發出的「啟動籌劃信件」(Start Letter),要求八大須將國安教育等列為必修。

適逢教資會「優配學額」三年週期結束在即,當局實可在「啟動籌劃信件」要求八大列出如何爭取、聘用外籍科學家的計劃,並制訂具體指標。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關於印發《深圳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試行)》為例,當中便列了20項人才標準,其中12項與科研人才有關,包括(1)諾貝爾獎得主、提名者(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獎)、(2)歐美等最高科學殊榮得主、(3)國際性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外國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4)曾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重要職位等。

八大是香港公帑資助的機構,自然須要配合中央和香港政府的「搶人才」措施。其中,教育局及教資會實應本著「以結果為目標」的方針,主動訂出當局對於大學「搶人才」的期望,繼而再在未來一個週期中檢視大學的成效,從而達致對公眾問責。

跨部門統籌在港外籍社群

當人才引進香港後,下一步便是為他們提供一個有全面配套的環境。當中,較少受到注意的便是如何增加這些人才的社會資本。這些人才來港後,通常會加入相同祖籍、國籍,以至興趣愛好的社團,但這一部分特區政府的支援卻是分散的。例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的種族關係組,便主要只有7個公務員,但從其提供的「其他語言版本」可見,似乎他們只重點關注祖籍南亞及東南亞的本地少數族裔;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則較常接觸特定外國商會,他們的需要又與一般的外籍市民有所不同。

同時,勞工及福利局轄下的「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承擔人才來港的後續工作,如何能夠妥善照顧外籍社群的不同需要,將決定香港「留人才」的成則,值得特區政府省思。未來,假如我們以外籍華裔科學家為主要爭奪目標,他們說外語、中華文化的背景,應該不難令他們融入香港,但當局應趁此機會完善為不同社群而設的措施,讓香港繼續成為亞洲的國際大都會,讓更多不同人才輕易融入香港社會。

作者蔡獻亮是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