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粥中摻沙」對公屋幸福設計的啟示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袁順圍

不知大家有無聽過「粥中摻沙」的典故?傳聞清朝民間天災,賑災時常有人渾水摸魚領取災糧,加之貪官盤剝,導致真正的災民反而分不到粥,最後餓殍遍野。後來和珅用一個辦法就解決難題:往賑災的粥内扔沙石。此舉引致當時一衆清官怒斥和珅喪盡天良,但乾隆皇帝聽後反而大爲褒獎和珅,原因爲何?只因渾水摸魚的人並非真正缺糧,自然不會搶奪摻入沙石的粥,但真正的災民已經飢不擇食,根本不會在乎粥的質量,此舉便可將粥糧發給真正需要的人。

最近看到政府推動公屋「幸福設計指引」,正好想起這則故事。「幸福設計指引」作為日後新建公屋及翻修舊公屋的設計依據,分爲8個幸福概念、超過50個幸福策略及170多個設計建議。當中包括加入更多植物和生態友善元素,擴展草地綠化,設藝術裝置或特色景觀等。公屋居民是否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當然有。但這些設計是否他們或輪候冊上等到「頸都長」的基層人士最迫切的需求?「幸福」的設計是否等於更人性化的屋邨管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房屋階梯存在的價值,是幫助市民實現向上流動。讓公屋更快流轉,讓住公屋人士積極打拼,創造更好生活才是正道。而「幸福設計」從落實的角度來講又是否符合全港所有涉及屋邨的實際需要?現實是不同屋邨、不同街坊對幸福設計的理解及需要絕非一式一樣,有人需要更佳的衛生保安、有人需要更多長者設施…因此按照統一標準定義「幸福」豈非一廂情願?再者,綠化環境、運動設施、草地甚至藝術景觀的維護成本,對當下財赤的政府來講,是否一筆必須且合理的開支?根據房委會統計,全港超過210萬人居住在193個公共屋邨中,即每條屋邨的平均人口數達到近1.1萬,在該處鋪設草地是否實際的做法?這些設施又是否會加重日後的維修費用?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類,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理論猶如金字塔,人們會先致力於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之後才會轉而追求更高層級的需求,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對於公屋居民及輪候冊上的人士來講,位於金字塔底的最根本生理及安全需求是有瓦遮頭,再上一層才是追求環境設計、美觀等社交或尊重需求。現時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仍高達5.5年,讓更多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儘早「上樓」,才是迫在眉睫。滿足這一基本需求後,再談美觀設計不遲。否則跳過基本需求,便猶如空中樓閣,淪爲捨本逐末。

正所謂寧可雪中送炭,更勝錦上添花。政府扚起心肝推動公屋提量、提速、提效、提質,縮短輪候時間,完善「置業階梯」,推動向上流動,相信這是更多基層及廣大市民更急需及更願意看到的「幸福指引」。

作者袁順圍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關心房屋問題。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