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玄|處理肝炎要做到「為己為人」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肝炎跟其他疾病一樣,在處理方面「預防勝於治療」是硬道理。慢性肝炎患者如果沒有進行定期醫學監測和治療,會出現好像肝損傷、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那樣的嚴重後果。但乙型肝炎帶菌者沒有病徵,所以單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因此需要進行定期檢查。目前醫學昌明,乙肝已經可以醫治,亦可以通過肝功能和病毒指數血液檢測,以及超聲波掃描來發現病變。及早發現就能讓醫生及時給予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減低患者所要承受的痛苦,那是「為己」的部分。

來稿作者:林哲玄

另一方面,肝炎影響的往往不止一個人,如果患者是家庭經濟支柱,他一旦因肝硬化或肝癌死亡,受苦的就是遺留下的一家人。所以,我們去世時如果肝臟仍然好用,就應該捐贈出來,讓受肝炎折磨的病人受惠。有讀者可能會説,本港等待肝臟捐贈的人數不是不多嗎?才幾十個人,跟腎臟捐贈相比,人數不算多。但實情是,等待肝臟捐贈名單上的人數不多,是因為很多病人在等不到肝臟移植時已經過世,而腎病由於可以「洗腎」,所以患者能等待的時間較長。器官捐贈是件非常值得做的事,那是「為人」的部分。

香港的肝炎情況不容忽視。根據港大醫學院2015年完成的首次全港大規模醫學篩查,推算本港有54萬人感染乙肝病毒。現在的小朋友幸福了,可以通過接種乙肝疫苗來減低感染機會。但是這措施是從1988年開始的,所以1988年或以前出生的人士並不包括。因此,政府有必要盡快擴展乙肝篩查到1986至1988年前在本港出生人士,以及所有出生地沒有為嬰兒接種乙肝疫苗而又不知道自己為乙肝帶菌狀況的人士。

為響應世界肝炎日2024,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及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攜手推出名為「BE THE VOICE」的病毒性肝炎公眾教育計劃,以提高公眾對病毒性肝炎的關注與認知,讓肝炎患者自身可以有更好的疾病管理,以預防嚴重肝病的發生。

作者林哲玄是立法會議員(醫療衛生界)。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