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 香港為何關注、如何關注?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李冠儒、李嘉豪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愈來愈多人認識到在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關注自身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自2019年底爆發新冠疫情以來,人們不得不意識到醫療保健領域對人們長久的福祉發展而言有多麽重要。

儘管香港人的預期壽命等各項健康指標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與其他的經濟發達體一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對香港的醫療體系提出了挑戰。加強公共衛生機制和提升對未知疾病風險的防禦能力,成為了這種國際大城市發展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在這一問題上,香港的政、商、產、學、研、媒代表都必須通過對現有醫療產業的改革和創新,才能有效改善城市整體的醫療服務提供和治療的,改善本地的公共衛生。

香港各界必須促進香港人建立對全球健康問題發展的整體意識。聯合國早已在2015年推出可持續發展目標,鼓勵各國通過國際間協調促進經濟繁榮的同時,不忘保護地球。其目標3「良好健康與福祉」和目標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實際上都涉及全球健康產業的發展。

2019年9月,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在聯合國全民覆蓋問題的高級別會議上,更發表了歷史上有全球健康最宏偉、最全面的政治宣言——「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獲得負擔得起的高質量醫療服務。我們呼籲政治領導人制定法律,投入資金和與全社會合作,是全民健康覆蓋成為現實」,為包括香港在內的政府,指明了關於全民覆蓋問題的可及性。香港方面也早就意識到讓公共政策配合生物科技及健康的發展,才能夠讓高質醫療服務覆蓋全港。

2022年,香港立法會通過了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的議案。提案包含了「基層醫療」發展的緊迫性,強調以地區為本,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基層醫療系統。通過醫社合作,建立地區醫療網絡從而實現個人,家庭和社區對自我健康的管理。《2023年施政報告》中,更是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生命健康科技企業的生產設施費用提供資助。香港通過制定政策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來響應了聯合國的號召。

在這大背景下,香港生物科技協會積極透過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京港生物健康創新聯合體、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等區域性、國際性平台積極帶出香港視角,圍繞香港經驗講解現代健康科技與醫療健康產業等深刻的議題,使各持份者可以展望醫療保健與創新醫學為香港帶來的機遇,探討香港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健康產業基金等可能性。希望人們將會意識到技術創新對健康產業和醫療體系發展的具體促進作用,以及香港在這方面的巨大優勢。

近年來,醫療科學的進步讓人們對於疾病生物學有了新的認識和見解。醫療科技正在為一些影響複雜的疾病的新治療設備帶來貢獻。他們帶動了創新藥物和相關診斷科技的穩定增長。香港科學園正式確立了生物醫藥科技作為重要發展的五大科技領域之一的地位。根據統計數據,香港其實是亞洲區最大的生物科技企業首次公開招股中心,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數據也顯示,在2020年香港的全球生命健康產業集資額高達709億美元。2023年,香港通過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成立醫療科技聯合實驗室,聚焦發展微創柔性手術機器人和先進醫學成像等生物醫學工程和影像科學技術,開啟了聚焦前沿技術,開啟解決醫療領域中重大難題的新篇章。這讓我們這些非生物專業的香港市民直觀地感受到香港健康產業的蓬勃生機以及先進生物技術研發的優勢和好處。不過,筆者身邊的許多香港朋友其實不知道上述優勢,可以期待香港代表通過跟多國際論壇對外、對內起到科普作用。

包括香港在內,各國、各地區都在針對創新成果轉化的有效性、建立醫療合作能夠綜合各方的資源優勢、最大化地管理公共衛生問題,並且提供了大量可持續的解決方案。為了實現「1+1>2」的效果,港人要多關注全球健康有關的國際會議,感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當場切磋、在現場商定各種跨區及跨國合作協議的熱情。

此外,港人也該關注聯合國大會所強調的「數字醫療合作」。關於《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決議指出,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傳播以及全球互通互聯對發展知識社會的潛力。聯合國大會的第73號決議同樣強調了私營部門及民間技術界在信息和通信技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鼓勵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相關方之間合作,是國際合作的前沿議題。香港作為一座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基建和多家世界級科研機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入駐,包括但不限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卡羅琳斯卡學院,具備與全球各地的創新技術和健康研究機構合作的優勢。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有責任結合自身的資源和文化優勢,不斷加強跨界合作和國際交流,進一步吸引科研人才和醫療專家,為健康創新和健康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解決方案。香港的專業人士自然是責任在肩,市民也應該學會欣賞以及認可他們的努力。因為這不僅是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也是在為香港在全球健康創新領域及作為「國際創科中心」奠定基礎,更是為了改善全港公共衛生、提高全港市民生活質量、確保香港充分準備好應對不知什麽時候到來的下一波疫情的重大嘗試。

總的來說,港人應該關注亞洲乃至全球健康問題的發展,這是香港作為醫療健康創新研發的樞紐的國際義務。港人在研發及使用先進的科技和醫療設施研發的同時,還應該思考如何從健康管理和國際合作等多個層面和角度,親身推動創新對促進人們健康發展的作用。港人不妨多關注全球健康論壇等平台,引入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產品,集思廣益,以便持續為健康產業的發展賦能,並響應全球不斷增加的健康需求,真正地做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

作者李冠儒是思哲研究所青年教育事務總監、高級研究員,李嘉豪是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全球健康青年大使。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