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只是去泡沫
本港樓市持續受壓,部分人看得悲觀,個別業界說得哀鴻。瑞銀剛發表的《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卻指出,香港樓價仍然「估值過高」,現在只是脫離了「泡沫風險區域」。
香港樓價上漲但市民收入停滯不前,不吃不喝22年才能上車等,瑞銀說的都不是新鮮事。樓價從高位回落一成多是事實,但從來都只是一部分的事實。任何有關樓價的討論,都不能脫離、不看市民的收入或者負擔能力。
政府每季發表的經濟報告都包括市民的置業負擔指數,比起瑞銀的數字相信更貼市。這個供款與入息比率在今年第二季已升至75%,遠高於過去20年的51%長期平均數。所以本港樓價在這一年的調整後,雖然脫離了「泡沫風險區域」,但仍然「估值過高」。
一些人從早到晚都在要求政府撤銷「辣招」,搬出財富效價、拖累消費等理由,通常都是從私樓業主和地產相關業界的角度出發。但他們很少會從未買樓、想「上車」的市民角度看,指出樓市調整也是令他們較容易置業的機會,(雖說較容易,但仍然要昂貴首期和按揭供款),更遑論置業成本減輕之後,可用於其他消費支出的能力相應增加。
香港五成住戶住在自置居所,另外一半人居於租住單位。兩類市民的需要都要回應、利益需要考慮,不可能只擇其一。李顯龍上個月國慶施政講話的其中一個可敬之處,在於他知道在每一個申請到組屋的新加坡人背後,也有20個買不到組屋的國民感到沮喪。締造一個公平、成果普惠的社會,應該是每一個政府——不分中外——的使命。
樓價節節上升的十幾年,的確不少香港人因而致富,甚至足以在近年移民海外、提早退休,但同一時間多少人淪為「輸家」、賠上了生活環境和質素?香港的舖租、寫字樓租金同樣升了不知多少,商舖投資者或許轉手賺幾成,但開店做生意、想創一番事業的小市民,多少又因為這而喘不過氣?銅鑼灣東角道地舖的呎價跌了七成後仍然高達14萬元,業主為求合理回報,租金怎能不至少廿萬起計?
這是香港,這是特首李家超在下月施政報告中要回應的問題。政府前幾天回應《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時,仍然自詡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供僱主按實際需要申請輸入勞工,填補勞工市場所缺乏的技能,維持本港的競爭力和發展需要」。或許官員應該「落區」問一問小店負責人營商環境是否良好,問一問基層勞工他們的收入和就業前景有沒有改善。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除了呼籲「撤辣」、搞夜經濟之外,更應該對於香港經濟去泡沫化、發展成果普惠貢獻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