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伯格和馬斯克開打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朱克伯格和馬斯克的鐵籠格鬥還未有期,Meta和Twitter的競爭已經展開。朱克伯格似乎原本不打算這麼快就推出Threads,在歐盟仍未能順利上市。但近日Twitter因為再改規定而備受批評,搶先在美國、亞洲等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推出Threads,無疑有時機上的好處。

Threads的功能和定位都是衝着Twitter而來,但將兩者相比,始終不盡公道。Threads作為Instagram的衍生產品(Adam Mosseri同時掌管兩個平台,帳戶掛鈎,刪除Threads帳戶就必須刪除Instagram帳戶),有Instagram多達20億用戶的潛力支持,不但遠超不足2.5億用戶的Twitter,亦能避免一般新平台所面對的用戶增長困難。

事實上,透過與Instagram帳戶掛鈎,Threads在推出24小時後已經錄得3000萬用戶,超過了Twitter的十分之一。

借助用戶優勢 搶時機挑戰Twitter

目前Threads不設廣告,但商業公司不是開善堂,負責人透露他們將來應該會加入廣告。但市場估計Twitter近幾個月的廣告收益跌了三成,Threads將來的變現能力現在只能審慎觀望。

翻查Meta近三、四年的財政報告可見,他們的社交媒體活躍用戶經歷七季介乎2.4%至4.7%的增長之後,近兩年明顯放緩,甚至有兩季(2021年第四季和2022年第二季)接近沒有增長。與此同時,社交媒體給Meta帶來的廣告收入大致持平,元宇宙部門的虧蝕在過去十個季度都沒有收窄跡象,拖累公司的季度盈利由112.1億美元大減至57.1億。

所以,與其說朱克伯格的對手是Twitter,倒不如說是透過搶奪Twitter用戶來嘗試突破Meta的發展瓶頸。

只能從Threads和Twitter二擇其一?

對於各地民眾,多一個社交平台選擇始終是好事。Threads面世後,香港不少名人和機構迅即啟用,《香港01》的帳戶亦超過了2萬人在追蹤。

不過,一方面Twitter的政策朝令夕改,以及存在大量問題帳戶,另一方面Meta的社交媒體亦不是沒有爭議,尤其在侵犯私隱方面。這亦是為什麼在美國以至香港的網上論壇,不少聲音認為不是要Threads贏,而是要Twitter輸,或者寧願看朱克格伯和馬斯克鐵籠格鬥,大家可以「吃花生」。

一些人或許不認同朱克伯格,惟Facebook早已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長年慣性加上Meta自成體系,要不使用Meta產品並不容易。Meta承諾Threads將會加入開放協定ActivityPub,容許用戶將來帶同追隨者和內容離開,但對用戶有多大好處,目前同樣只能觀望。

無論如何,從朱克伯格和馬斯克的這一輪惡鬥,以至Tesla近日在內地捲入的價格競爭可以看到,企業始終從營利角度出發,與民眾利益不一定時時相符。社交媒體帶來了龐大商機,改變了廣告和營銷等多個行業的運作生態,有他們的可取之處。但要確保社會得到最大益處,各地政府都要更積極、主動地保障私隱、監管網絡、完善稅制以至反壟斷,千萬不能只是「吃花生」。歐盟在這方面相對進步,值得我們香港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