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唔係咁易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對於輸入外勞,我們不用教條式、一刀切地反對。如果行業有需要,又能保障本地人利益,輸入外勞可以是務實之舉。事實上,數以十萬計的外籍傭工本來就是外勞的一種,香港人早已經習以為常,許多家庭受惠於此。

不過輸入外勞並不容易。第一,政府制定了不少條件,例如不能以低於本地勞工的工資中位數聘請外勞,僱主聘用每名外勞須繳交每月400元,僱主還要為外勞安排住宿,小巴司機也要通過駕駛考試及職前課程。

有業界代表歡迎政策,期待可以補充人手。但業主願意聘請是一回事,多少人願意來港是另一回事,此為不容易的第二層意義。政府及業界的目標主要是廣東省居民,部份界別例如機場員工,更打算外勞即日來回,免卻住宿安排。但接連香港的深圳以創科產業為主,附近城市多少居民有興趣來港做地盤、開小巴,實在難以說得準。

+4

結構問題 結構解決

公布政策時,政府提及建造業將缺2萬人手,航空業1.2萬,小巴及客車業3600人。相信官方掌握最全面的估算,不過按照《統計月刊》,12月底時候本港地盤工人職位空缺536、航空運輸3138、陸路運輸1670,數字有一定出入。香港的勞動市場到底缺多少人,是工資問題抑或其他因素,是短期還是結構現象,每個答案都將影響輸入外勞的成效。

歸根結柢,香港之所以出現勞動短缺,與市場結構改變、人口老化撇不清關係。一方面,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勢將取代不少職位,許多人要面對失業以及再就業的難題;另一方面,小巴司機、建造業、照顧員(甚至傳媒?)等青黃不接,缺乏新人入行。到底是有工無人開抑或有人無開工,背後就是供求失衡、人手錯配的問題。在這方面,政府輸入外勞的同時加強再培訓本地勞工,無疑是正確做法。

惟除了由人手去配合工作機會,還有工作機會是否配合發展需要的問題。簡單舉例,小巴司機收入不多,甚至有人向傳媒表示試過一天只掙得百多元,試問這樣的情況如何吸引人入行?另一些行業則是體力勞動,或者性質厭惡,面對加人工又可能虧蝕的兩難局面。根本的解決辦法,必然是產業轉型升級,利用科技提升生產效率,令工作環境得到改善,或者從業員得到更大回報。

政府6月13日公布輸入勞工新安排。(林靄怡攝)

有小巴經營者引入電子收費、即時通訊預約等,嘗試提升小巴司機的薪酬待遇。建造業界近年則推廣建築信息模擬(BIM)和組裝合成技術(MIC),穩定人手需求周期及提升生產效力。這些都是例子,說明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如果不從根本改革,就算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無限期推行,就算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再放寬至更多行業,香港仍然解決不了人手需求的困局。這不只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發展局局長的事,而是財政司司長甚至特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