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二十大.五|什麼是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

撰文:于品海
出版:更新:

【編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報告,具體闡述了他將如何帶領中共實踐治國理政願景,表明中共今後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偉大復興」。
要讀懂篇幅逾三萬字的二十大報告或許不容易,但它卻是認識中國共産黨在今後一段時間戰略意圖和治理規劃的最直接文獻。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旗幟的中共為什麼積極推動意識形態領域的中國化時代化?中共所展現出的長期執政堅定自信底氣何在,報告中正式闡釋的「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又有什麼差異?中共如何認識習近平提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處變局中心的中國又將給世界格局帶來什麼變化?本系列文章圍繞這些問題作出解讀。(系列十之五)

在過去十多年,大家都聽過綠色發展、生態環保、氣候變暖等名詞,它們都是西方進步人士鼓吹的新概念,催生如綠黨等以保護生態為主題的政治組織,佔據了政治的道德高地。北京的霧霾讓人記憶猶新,美國駐華大使館甚至曾為此公布北京的PM2.5水平,引起轟動。還有沙塵暴,它曾令中國就像是最糟糕的環境破壞者,受到上天懲罰。類似的新聞今天還在出現,但更多是有關美國退出氣候協議,印度出現霧霾,歐洲因為制裁俄羅斯而恢復化石燃料發電。同時,中國成為光能、風能、水能、核能的世界大國,英國也購買了中國的核能技術和設備,但因為政治原因後來取消了。這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但它不只是有關氣候,而是有關發展。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幾百年工業發展的結果,是化石燃料産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破壞了生態環境。科學家長時期觀察發現,傳統工業生産方式不可持續,可持續與否也就成為評價發展的標準,催生了能源改革、綠色發展等理論。很可惜,政治民粹化促使歐美國家撕裂,國際社會共同制訂的氣候應對方案,包括《京都議定書》和《巴黎氣候協定》,美國都曾經退出。

人類追求更豐盛的物質生活,使得「發展」成為進入工業時代的主題。資本主義主導的傳統工業生産不只是威脅大自然,也製造了社會階級衝突、貧富差距、戰爭和社會騷亂。人類開始反思發展的代價以及如何更好發展,然而,各種不錯的倡議在西方都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礙。相反,它們在中國被吸納和糾正,成為中國「新發展理念」的內容,讓中國在科學發展成為領導者。

不只應對氣候變暖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會提出了「新發展理念」,但它不只是關於氣候變暖,而是在更廣闊領域對發展進行反思之後的倡議。區域經濟差距、財富分配不均、因資本利益而損害生態自然、封閉發展及單邊主義、固化的利益結構,甚至是戰爭,都為發展製造破壞和障礙。與此相對應,中國的「新發展理念」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將此擴寬為全民的現代化、共同富裕、物質和精神共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現代化。

發展不是新概念,如果要追溯到久遠的年代,中國的《易經》就是有關發展的著作。但長期以來,人類更多的是從經濟、財富的角度談發展,卻只是作為動詞,沒有意識到它與生命、環境是同樣重要的概念,經濟、財富只是發展的衍生品。沒有發展就沒有進步,沒有發展理念就沒有引領人類進步的認識論、方法論,沒有超越陳舊、過時發展模式的「新發展理念」,我們只能够停留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續的發展中。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會二次會議上說:「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

二十大報告將發展視作「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它是根據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去重新認識發展,而不是用野蠻的GDP增長、發財致富等狹隘概念看發展,也不是根據簡單的環保想像。倒過來,發展讓「治國理政」變成能動的概念,直接將「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式現代化」聯繫起來,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使發展與國家現代化和人民幸福生活融為一體。

走過三個歷史階段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發展理念走過三個歷史階段: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膾炙人口、深入人心;後來胡錦濤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要求可持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發展,大家普遍意識到發展應該是、也必須是科學的。在前面兩種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習近平認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已經「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豐富人力資源、完整産業體系、強大科技實力,以及我國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場」,讓中國進入歷史跨越的「新發展階段」。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需要「新發展理念」,而貫徹「新發展理念」必然就需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的「新發展理念」並不是教條的理論,不是學者在象牙塔中紙上談兵,更不是僵化的政治說教,他是針對中國身處的國內外形勢,經過深刻的思考和判斷,作為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部分提出。

如果說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強調的是經濟建設和擺脫貧窮,是以發展生産力為起點,那麼「科學發展觀」就是它的升級版,強調發展必須與環境結合,可持續的概念開始成熟;而「新發展理念」是反思四十多年改革開放和西方式現代化數百年經驗綜合而成的發展理論體系。它極具針對性地提出了五個範疇,由理論到現實、由全面到具體、由經濟到社會和生態,既有方法論,也從認識論層面將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思想透徹說明。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新發展理念」的五個範疇是:

「創新發展」是針對人類歷史積累的經驗,不斷推動改革和跨越,包括糾正過時和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它不是只圍繞科技和制度創新,還包括理論和認識的創新、生活和生産方式創新、標準的創新。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創新、通過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資源分配也是創新。數字技術是創新,將數字技術變成數字經濟同樣是創新,它們能够提升經濟效率,提供可共享資源,當然是因為創新。創新和致富、求生一樣,是人的原始能力,是應對變化的主要手段。科技的源頭不是來自自然,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作用,是人在創新。科學家並不呆頭呆腦,他們比科幻作家更有創意,因為他們能將想像變成現實。政治家也一樣,只要他們不斷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同樣是創新。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既是源自歷史經驗和參考西方的治理成效,更是針對當下需要的理論和制度創新。這五個範疇的「新發展理念」就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創新」成果。

「協調發展」說明發展是為了全域、整體,不能忽略某一個局部,既有一國之內地區之間的協調、國內國外的協調、物質與文化及精神生活的協調,還包括現在和未來的協調、父母為孩子那一代的協調。西方式發展已經被證明是局部的發展、特定階級的發展,也是不均衡和不充分的發展,是簡單粗暴的發展。協調是承認全域和局部的存在,要解決不均衡和不充分的狀况,以及平衡因此而産生的不協調。矛盾不必然就是衝突,對立是為了更好地統一,發展本身就是要化解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對立,不對個別和局部進行協調的發展不是真正的發展。

「綠色發展」要求發展與自然生態保持平衡,它的可持續性不純粹指能源,更是人對自然有節制的利用,反饋大自然,與大自然一起進行有機循環。綠色不再應該是狹隘的理解,必須提升為整體自然觀和人生觀的概念,讓社會行為與大自然的關係變得緊密,確保人的現代發展不是以犧牲大自然為代價。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不應該被容忍,當大家專注於能源的可持續性,通過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不能夠因為高效生産降低了成本而鼓勵資源的浪費。

綠色發展必然是可持續發展,以自然資源使用效率來銜接這兩種發展理念是重要的,但可持續概念並不普及。當人們因為電能是潮流而將新能源汽車視作消費品,就是將消費主義和可持續性相互沖抵,這種消費認識是錯誤的,但它是現實。化石燃料是工業革命的血液,它是可耗盡的,於是大家反而很容易用可持續理論來認識。自然資源同樣是可耗盡的,就好像電子垃圾,如何讓其循環起來,已經成為綠色發展必須面對的挑戰。「中國式現代化」將綠色發展提升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上,將人與自然視作生命共同體,提出了「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等可持續原則,這是重大的進步。

「開放發展」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發展模式,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就是以此為主題。它既是指對外開放,拒絕封閉和排外,更是要避免任何教條狹隘的認識,擁抱新鮮事物、與外部融合,包容創新,甚至是自我革命的。開放不是手段,它是原則。中國原來是封閉的,後來解放了思想,知道只有發展和開放才能解決問題。今天中國面對着發達國家採取的單邊主義,但它沒有以牙還牙,意識到只有持續的開放才能真正應對挑戰,中國甚至提出為全世界的發展提供中國機遇,更好地證明了開放不再是權宜之計,它已經升級為解決發展問題的主要手段。沒有開放就不能改革,創新和發展就都說不上。

「雙循環」策略就是「開放發展」的成果。習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會介紹「開放發展」時就提出了「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够強」,需要加快彌補。他推動的「一帶一路」已經為「雙循環」和「開放發展」提供了經濟動能,甚至為不少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加快了中國經濟的轉型。

「共享發展」是最關鍵和最本質的「新」發展理念,它是最真實的以人為本,堅持社會的共同發展、共享成果、共同富裕,而且是對西方發展模式最具顛覆性的倡議。「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共同富裕只能够通過「共享發展」來實現。中國共産黨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本就應該強調共享理念,但它的論述被西方的強勢話語體系掩蓋,人們很少從共享的角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制反而成為它更普及的形象,以致錯過了正確認識它政績的機會,特別是在價值觀和治國理政的表現。共享發展既是社會價值追求,也是可持續、具包容性的發展理念,更是社會的本質。然而,這些都在過往的發展概念中難以持久,雖然被西方政客放在嘴邊,但只是用來迷惑選民獲得選票。

習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二十大報告是在「新發展格局」的論述中重申「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性。他緊接着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推動「新發展理念」過程中要求轉變經濟方式的結果。習近平認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關鍵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採取果斷措施化解産能過剩」。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首先就要認識「結構性問題」是主要影響,「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實際上是有效供給不足」。

面對國際經濟環境低迷、國內疫情的影響,今年中國將首次完成不了自己制定的發展目標,增長將會低過原來預期的5.5%。國務院剛剛提出《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就是回應二十大報告要求:「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着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從十八届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三五規劃開始,中共全力圍繞「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治理「轉方式、補短板、防風險」,為今天應對國際經濟風雲變幻做好了準備,我們已經看見「新發展理念」在今天的經濟運行中得到體現。

「解構二十大」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