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慧思帶來了一場鬧劇
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周四(20日)承認自己已無法帶領國家面對經濟困境及不穩定的國際局勢,倖倖然地宣布將辭去保守黨黨魁。她從9月6日就職首相起僅只45日後便下台,成為英國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卓慧思先前提出大幅減稅和削減政府開支,引起資本市場強烈反應,雖然最終她撤回了「迷你預算」,但在黨友的壓力下最終只能下台,更被國民以生菜比她的相位更持久來揶揄。
卓慧思只是問題的一部份
卓慧思的經濟政策毫無疑問解決不了英國的經濟問題。然而,即使她未能當選,最終的結果可能並不會有多大分別。與卓慧思競逐保守黨黨魁及相位的對手辛偉誠(Rishi Sunak),經濟政策理念其實與卓慧思大同小異,皆相信小政府大市場的經濟思想,在角逐時兩人甚至出現比拼誰能開出更大的減稅金額——辛偉誠與卓慧思分別開出了高達230億鎊及380億鎊的的減稅方案。事後孔明地看,即便當初選出了辛偉誠,他很可能照樣會推出類似於「迷你方案」的減稅方案,仍無法避過卓慧思式的政治災難。
卓慧思既已辭職,據報辛偉誠可能再次角逐黨魁,約翰遜也有意角遂回朝。兩個熱門候選人中,一個是已證明無解解決問題的,另一個則是與剛下台的卓慧思有着相似經濟理念的人。不論何者勝出,都不可能解決英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甚至是對英國民主制度很大的嘲弄。
人民當負起民主的責任
英國當然是民主的,卓慧思是由執政黨推選登位。卓慧思早已將減稅寫進她的競選政綱,她上台後推出大幅減稅的政策一早可料,然而保守黨上個月還是選擇推舉她出位首相,這不反映了執政黨都沒有意識到問題之所在?而保守黨則是在2019年在約翰遜領導下贏得大贏。奈何沒有治國能力與實力的政客卻有可乘之機,通過轉移仇恨、派糖等根本無法根治社會問題的方式吸引選民支持,連國家面對着什麼樣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也搞不清楚,
這樣的例子在不少民主國家或者地區比比皆是。約翰遜以販賣脫歐理念而贏得國民支持,上台後並未能解決英國的經濟問題。台灣的蔡英文依靠販賣中國威脅及「芒果乾」成功連任,但在反中的意識形態下內政幾乎毫無建樹。卓慧思則是利用「減稅」這種派糖手段,企圖吸引支持,最終卻被資本市場無情地教訓。
不能否認的是,選民也有份造成這種現象。在政客的鼓動下,民眾錯信一些甜言密語的民粹想法,一旦政策出了問題,便將問題簡單歸咎於這些政客,唾棄並推他們下台。但如果只是「好似瘡疤忘了痛」,沒有反思過當初為什麼竟然會相信這樣的政客,也不思考社會需要怎樣的政策,即使再選過另一人上台,結果很可能只是重蹈覆轍。民主十分重要,但正因為此,社會對施政質素的追求同樣也很重要。一百多年前,五四運動就提倡了「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我們要充份理解箇中道理,勿讓民主變為徒具形式化的選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