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徵費的關鍵不在一元抑或兩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期立法會議員之間就膠袋徵費應該增加1元還是2元議論不休,有議員擔憂金額太低令政策再次失效,有議員則擔憂基層市民未必能承受太大增幅。

膠袋徵費的目的,一來是污者自付,二來是推動市民減用和自備膠袋。而要推動市民減用膠袋,徵費金額要具阻嚇力。然而人人對徵費的敏感度不同,理論上中上階層的容忍度會較高,要改變習慣或許要徵收較高費用。相對而言,向草根階層徵收較低金額已可令他們放棄使用膠袋。

減廢要兼顧原則與現實

礙於商戶不會向每名顧客「查身家」,劃一膠袋徵費在世界各地是慣常做法。港府在2009年推行徵費開始,就每個劃一定價0.5元,而因應膠袋用量上升,政府在今年6月開展法例修訂,擴大徵費類別並增加金額,預計年底生效。政府本來傾向徵費1元,但近月放鬆口風,指若有立法會議員動議修訂最低收費水平至1元以上,政府也會接納。

議員謝偉銓和林紹雄隨後支持徵費2元,後者更認為市民可選擇自備購物袋,而在經濟不景時增加收費能達到最大的效用,又稱未來會到社區爭取支持。但亦有議員反對,九龍西直選議員楊永杰便直言徵費本身錯誤,加重基層市民負擔,應該一毫子都不收,以教育鼓勵市民減廢。自由黨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亦表示不支持加至2元,但支持1元方案,有指民建聯亦初步不擬支持2元方案。

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把膠袋徵費上調至一元。(盧翊銘攝)

新安排將不再豁免一些膠袋徵費,市民縱然可自備更多盛器,但碰上盛器不足、要即場購袋的機會會增加。粗略假設每個家庭隔日購買一個膠袋,在1元和2元方案下,每月開支分別為30和60元。雖未算得上龐大開支,但對2元方案而言,每月開支可抵得上一次飯餐,金額也不能算微不足道。

當然,若新收費能減少市民使用膠袋,那麼市民整體開支便未必會增加。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早前委託研究機構做的電話調查,值得各界參考。在贊成加費的受訪者當中,近半數認為1元徵費可以令市民不使用膠袋,約四分一認為2元。按每月收入分析,大部分階層傾向支持1元,惟有收入而不足8,000元的受訪者較多支持2元及5元方案。委員會亦收集網上和實體意見,當中支持1元和2元方案的個人受訪者各有約三成。在一併審視其他公眾意見後,該委員會最後支持1或2元方案。

上述調查沒有直接問及受訪者本人對徵費的行為改變,亦無直接問及負擔能力,極其量反映受訪者對總體市民的期望。就此,政府可先按民眾大多數意願先推1元徵費,但要向市民提醒,若收不到效果,金額就會調高。參與爭論的議員和政黨不妨再委託機構就徵費對不同階層個人行為的改變進行調查,那就不用流於口水戰,增進議政質素。

楊永杰。(資料圖片)

任何政策也應有階層視野

膠袋徵費額的論爭,翻起了環保的階層差異課題。其實市民大都支持減廢,但很多時候環保行為總帶點中產味道。若然環保政策見實效,必要兼顧普羅民眾意願和有能力承擔後果。也就是說,在制訂和審議政策時,政治人物亦要具備階層視野。

其實不只是環保,政治人物在討論近日熱議的粉嶺高爾夫球場、郊野公園用途、以至物業印花稅「辣招」時也要具備階層視野。貧富懸殊,居住不平等困擾香港多時,但部分政客談到具體民生倡議時則諸多推搪,當中搬出甚麼以破壞景觀反對高球場建屋的藉口更令人側目,說到底旨在維護既得利益。縱使出身自某個階層或派別,政客論政時也要以融和社會不同階層和群體為目標,這才是港人社會長遠未來福祉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