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星留下的政策「手尾」新環境局莫拖延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即將卸任,副局長謝展寰周五(7月1日)將擔任新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錦星是問責官員中少有在同一政策局做足十年,而謝展寰更是由1985起便入職環境部門至今,見證環保政策變化,相信二人以至政策局的交接工作順利。
自回歸至今,政府對環境政策的關鍵轉變,莫過於2007年專門成立環境局,加強與環保、可持續發展及能源的相關政策間的聯繫,以助改善環境質素。十多年來,局方開展大量行動,尤其是惜食減廢,而減廢政策體現於各項措施,不少還是在黃錦星擔任環境局局長的十年間拍板和執行,例如膠袋徵費、四電一腦回收、綠在區區、回收基金等,而垃圾徵費議案在拖拉多時後終在去年獲立法會通過,預料在明年下半年實施。此外,政府亦為定下電動車普及化、清新空氣、資源循環和應對氣候變化藍圖。當然,最令人對黃錦星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任內常與「大嘥鬼」同場宣傳。
藍圖多惟環保目標一直拖
政府的環保措施多、藍圖多、創意也不少,問題是成效不足而且走數。政府在2013年發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當年預期今年的都市固體廢物每日人均棄置量是0.8公斤,廢物回收率達55%,但2020年的實際數字是1.44公斤,廢物回收率僅為28%,是環保政策的一大缺失。去年政府更新藍圖,一舉把減廢目標時間推遲至2035年,承認短期內難追回昔日目標。
談及數字還是有點距離,提起2017年的廢紙圍城,相信市民便喚起記憶。更諷刺的是有回收設施但未被善用,香港在2020年每日生產3,200多公噸廚餘,但現時處理廚餘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在去年4月至今年1月疫情趨緩之時,平均每日仍只處理150公噸,仍低於200公噸的設計上限。
回收率下降,很大原因源自內地收緊廢物進口要求,加上本地物流費用高,部分產品回收價格低迷,再加上疫情一度打擊需求,令本地回收業無利可圖,但回收業界過分依賴出口處理廢物,又沒有提升回收質素, 當進口地拒收時本地就手足無措。近年政府從資助廢物回收、購置機器和運輸成本着手,減輕回收業開支,算是亡羊補牢。若果環境局在更早時間擺平各方爭議,落實垃圾徵費,廢物圍城的情況不會那麼嚴重。現在要等到明年落實,改變市民和企業處理廢物的習慣後,廢物回收才望有起色。
另一項主要環境政策圍繞電力。在這方面,政府在回歸的變化甚少,兩電仍壟斷電力市場,政府排除開放電力市場各個環節,而本屆環境局只調低兩電准許利潤回報率至8%亦未夠盡力。電力政策是重要,既在於社會要求供應穩定以及價格可負擔,亦在於配合削減碳排放,減低氣候變化的衝擊和空氣污染。現時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有約六成源自發電,然而,去年推出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只訂立2050年可再生能源佔電力生產15%,未免過於保守。本屆環境局與兩電推出上網電價,吸引了企業和民間裝設太陽能板生產電源,是公認的德政,但今年局方竟提出下調售價,正正削減民間參與意欲和減碳進程。
新政府環保政綱雖欠奉
實際工作經已繁重
無可否認,回歸以來社會的環保意識加強,就連商界亦積極把業務加入減廢節能元素,政府的推廣工作值得肯定,可是政府推動環保政策的力度要比現時多十倍百倍,才可追回現時的落後。由此看來,黃錦星可以說在環保政策開了個頭,願與業界處理問題,但力度未夠徹底,政策未能成為政府政績。
亦因為政績待成,新政府即使沒有提及甚麼環保大計,單是要履行現政府的工作也已見繁重。接手的謝展寰是政府專業職系出身,一直在環保部門工作,相信接手黃錦星的工問題不大。然而,我們期望新局長能夠敢於擔當,完成政府各項環保政策的目標,勿再一屆拖一屆。再者, 新政府強調融入大灣區建設,新局長正好帶領香港發展環保產業,例如提倡利用灣區地理合作生產風電光電,爭取大灣區城市恆常化設配額進口香港具質素的廢料,同時鼓勵企業在大灣區設廠生產再生產品,再賣給灣區內的市場等。要令本地人安居樂業,進而吸引外地人才落地生根,政府除了做好經濟民生,更要不斷改善環境,建立宜居城市美名,新環境和生態局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