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份藍圖「走數」 政府能否帶領香港回收減廢達標?
環境局周二(8日)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文件繼承八年前的《藍圖2013-2022》,目標為人均廢物棄置量減四成至四成半,回收率達致五成半,長遠不再以堆填區處理廢物。政府聲稱上份《藍圖》提出的措施除了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尚在審議外,其餘行動已全部落實並取得進展,更額外推出了多項措施。然而,只要稍為翻查當年願景內容,就知道今天進度是大大落後於目標,如同失敗。即使《藍圖2035》他日達成,也只是追及2022年的目標。若然政府沒有徹底檢討失敗原因,實在讓人難以寄予厚望。
本港環保失敗的最明顯體現,是每日人均垃圾量不跌反升,數量遠超2013年訂下的目標。當年預期2022年的都市固體廢物每日人均棄置量是0.8公斤,比2011年的1.27公斤減約三分之一,然而到2019年數字竟倒升至1.47公斤,局長黃錦星說過往幾年經濟表現加上廢物徵費法案遲遲未獲通過是主要原因。
指摘他人前必先自省
法案裹足不前固然令住戶和工商業沒有壓力從源頭減廢、分類,但是黃錦星斷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卸給立法會。在《藍圖2013-2022》裏,政府原先預期2018年通過法案,棄置量在隨後四至五年降低兩成,由1公斤減至0.8公斤。現實卻是2017年棄置量飊升至1.45公斤,證明前期的回收減費措施未能奏效,只是局長避而不談。
再者,回顧立法歷程,政府等到2018年11月中才在立法會會議上首讀議案,同年根本沒有可能順利通過法案,而且最起碼要2020年初才推行,距離2022年只有兩三年時間,想要滿足其後的減廢目標根本是痴人說夢。立法會拉布、內鬥可能拖延了包括垃圾徵費的民生議案的審議工作,但政府在草擬立法到社區試驗計劃的工作也不見得快速,必須承擔相當責任。
事實上,除了垃圾徵費外,上份《藍圖》承諾的擴大膠袋徵費、玻璃樽生產者責任制均未見影蹤,第二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則延遲至2022年啟用,石鼓洲焚化爐更要推至2025年落成,比較明顯的成果僅有2018年實施的「四電一腦」廢電器回收措施,可見行政主導的法規和基建工作遲緩才是削弱了十年減廢回收成效主因。
此外,上份《藍圖》預期廢物回收率在2022年到達55%,然而2019年的比例仍只有29%,原因之一亦在於政府沒有盡速協助打通回收產業鏈。在昂貴的人手和物流成本下,回收商難以挨家挨戶逐少收集物料。單看環保園的租戶一個一個撤出,就知道進駐商人是何其意興闌珊。又以回收廢塑膠為例,環保署到去年初才在三區試行「中央收膠」先導計劃,批款給回收商統一收集並處理廢膠以助出售,實在太遲。而在紙張回收方面,政府早期不理業界意見,堅持在環保園興建紙張回收再造廠,結果中標企業最後退標,官員才於去年轉為出標興建紙漿廠,平白蹉跎時間、浪費土地。
有藍圖更要具體工作
新一份《藍圖》的目標多多,尤其是回收率減幅較上份進取得多,但既然上份《藍圖》的成績也不合格,要市民相信2035年能實現新目標將會是政府難題。眼前要務當然是通過垃圾徵費議案,但觀乎新《藍圖》沒有訂下預計通過日子,加上主導議會的建制派「嘆慢板」,似乎難於短期內表決。問題是垃圾徵費未成事,即使「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管制即棄塑膠容器餐具」一類政策訂下預期時間並順利通過,對於減廢目標而言只能說是事倍功半,遑論是提升回收率。因此,環境局必須盡力遊說議員認真審理議案勿再藉故怠慢。
其次,政府要對內地和世界的廢物處理政策更加敏感。過往幾年廢紙、廢膠價格大幅波動,加上內地限制低質素廢紙和洋垃圾進口,政府和回收業未能及時應對,使整個產業鏈一度斷裂,甚至出現廢紙圍城景象。未來十多年相信更多地方會推出禁令,香港不能依賴外地處理本地廢物。幸而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類想法,世界更注重可持續發展,打開循環經濟商機。港府不可落後於人,應把《藍圖》中的產業範疇深化,列出把資源再生升級的步伐,盡量在物流和用地範疇支援,打穩現有回收商戶和廠家的心,讓它們繼續投資業務,令市民感受政府有所作為。
值得一提的是,港府於本份《藍圖》提到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內各市合作發展區域循環經濟,方向正確,惟除了《藍圖》提到的交流培訓外,官員更應積極探索互惠商機。內地和本地大學兩年前開始研究區內建築廢料共享和貿易市場,減少廢棄物料便是一例。不論是環保還是其他政策,結合本地和各地優勢,互補不足,有助社會創造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