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路並走緩解醫院人手不足
醫管局周三(22日)表示接獲醫委會通知,確認批准13名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有限度執業註冊申請,將安排於公立醫院如心胸肺外科、急症科、內科等人手緊張的部門工作。
根據資料,自今年4月公布第一批認可醫學資格名單至今,醫管局已有共42名非本地培訓醫生以有限度執業註冊醫生,證明了開放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的確有助於緩解醫療人手不足,並非如以往一些醫生團體所言是「無人問津」。而為了更好地緩解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政府應該更努力多管齊下。
引入非本地醫生有助緩解人手不足
醫療人手不足是本港醫療系統的顯著問題,應通過內外雙管齊下的方式緩解問題。一方面,政府已漸漸增加本地醫科學位,現時港大及中大兩間醫學院每年提供590個醫科學位。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積極考慮如何引入外來的醫療專業人手。內外兩法互不排斥,而是相輔相成。即使醫療先進國家都有人手不足的問題,鮮有獨力依靠本地培訓解決問題者。
過去有醫生團體反對放寬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條件,其中一個反對理由是即使放寬了條件,也未必有很多外地培訓醫生會希望來港執業。例如前醫學會會長蔡堅在去年5月時就稱條例對外地醫生欠吸引力,稱若有100名外地醫生願意來港已算幸運。經歷過多次辯論,政府終於在去年11月終於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容許來自指定醫學院的畢業生,免除執業試來港以「特別註冊」開始執業,假以時日便能轉為一般註冊。以現時醫管局的數據而言,以此途徑來港執業的醫生亦不如當初醫生團體所預期的這麼悲觀。
雖然對比起整體醫管局約6900名醫生,42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只佔不足1%。不過,醫生數目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過去兩年醫管局每年增加的醫生數目都約為220人左右,42人已佔其近五份之一。而首批資格於今年4月底才公布,只包括英、美、澳、加、新加坡等27間院校,要求嚴格。即使加上本月初的第二批名單,認可的非本地醫學資格亦僅為50。在這情況下兩個月內已為醫管局增加了42名醫生,效果其實值得肯定。
繼續開放醫生來港
當然,單單依靠這個方法並不能一勞永逸。尤其是,近年醫護人員流失率高企,政府應該繼續努力增加香港的醫生來源。醫管局周四(23日)通過的低息置業貸款計劃,為員工提供首期,政策雖有一定的挽留作用,但卻不是對應人手不足的最佳方法。
在同日的醫管局大會,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計劃招募大灣區三甲醫院的醫生來港填補公營醫療系統空缺,待遇與非本地培訓醫生相若,料首批將招募5至10名內地醫生來港。這無擬是另一個填補香港醫生不足的方法。正如范鴻齡指出,第五波來港的逾300名醫護與本地醫護合作良好,且擁有豐富的醫療知識,可見內地出色的醫護水平不差。
內地醫生一時之間或許未習慣香港的醫療制度和習慣,但也可以以類似於「有限度執業註冊」的方式先讓他們於公營系統熟習,工作理想才正式讓他們成為註冊醫生。以香港醫生的待遇條件,對大灣區有質素的醫生絕對深具吸引力。為了全港普羅大眾的福祉,市民和醫生團體也應該理性看待這些政策,不應先入為主或是基於同業利益而排斥內地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