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聲道|社會急於復常 敢問生命何價?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執筆之時,香港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中累計死亡人數已達7,493人,短短兩個多月因新冠疫情而離世之人數已是過去五年平均年死亡人數的15%.更是超出香港歷史上任何一次的瘟疫之死亡人數。而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死亡者絕大部份為年老長者或本身有長期病患之人士。而這波疫情目前仍是進行式,確診人數仍以每天四位數字增長,死亡人數亦以每天百多人增加中。

來稿作者:新雨

疫情稍微減退,醫院急症室遺體滿地的景象剛剛改善,人們似乎就已經忘了恐懼、忘了慘不忍睹的「病人與屍體同在」的震驚。市民已急不及待地往外跑,政府也在各方壓力下開始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專家們也樂觀地告訴大眾,夏天就可以不用帶口罩了,冬天就會有快樂聖誕了。似乎除了每天官方的疫情發佈會上每天更新的死亡人數以外,社會已對染疫亡者無感,關心的是何時復常、餐廳處所何時可營業、何時可以開放邊境……

高高在上的行會成員、議員口中關心的是人才流失,外資遷離,有去無回,要求放寬甚至盡快取消外防輸入措施以保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卻未聞他們一句關注生命、生命至上的措詞。專家們則是滿口冰冷的數字,死亡率應算是0.18%而不是0.65%,甚至說打疫苗的人打了、染疫的人感染了、死亡的人死了,香港社會便可以對外全面開放了。

逝去的是血肉生命和家庭傷痛

但不管是0.18%或0.65%死亡率,事實上是實實在在的7,493個生命逝去了,那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是7,493個家庭的傷痛。商家們關心的是生意難做,多少店舖會倒閉,基層打工仔擔心的是疫情下會失業。當然沒有人可以說這些有任何錯誤,只是如果大家家中也有長期病患的長者家人時,擔心的又會否有所不同呢?

「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是多麼有理有節的口號,只是行為、政策是最誠實。人頭湧湧的海灘,分階段的政策放寬,入境檢疫隔離縮減為7天,大幅放寬航班溶斷時間……喔!當然這不是「躺平」,這只是為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為了減少對經濟的衝擊,為了嚴重抗疫疲勞的市民可以舒一口氣。為了這些,我們還需要賠上多少老弱者的生命呢?既然高官明白打疫苗否,對老弱者而言是生死之分,那可否等全民疫苗接種率達95%才放寬防疫政策呢?可否等大體上沒有因新冠病亡者時才放寬呢?這麼非理性的「生命至上」,當然沒有高官敢如此操作,後果豈是他們能承擔的。

本文無意論斷誰是誰非,不是要批評政府政策或達官貴人的救經濟救金融中心的偉論,也不是要爭論「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本文或許只是希望帶出一個哲學思辨——相對於社會運轉、金融中心、經濟復甦、健康人的生活自由等等的重要性……生命何價?老弱殘者的生命又何價?

嗯!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汰弱留強、適者生存的森林之中,只能適應森林的法則。

作者筆名新雨,從事貿易生意,關注政治、教育、兩岸關係等議題。原文題為〈生命何價〉,現題為編輯所擬。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