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一國兩制」 先準確理解彈性空間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武漢訪問時,被當地傳媒問及「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的情況,她坦言香港過去24年「在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過去的選舉制度有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同時亦因為「行政機關沒辦法做到行政主導」,導致特區政府陷於各樣危機。回顧這些危機,她認為這些挑戰「可能也是必須的」,而假如沒有辦法把鄧小平在上世紀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體現出來,會是「我們都對不起他老人家」。
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期間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以解決香港作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當中本身其實就充滿着微妙和彈性的安排。「一國兩制」的精髓可謂在於彈性處理問題,並且成功讓香港各種制度在1997年後過渡到新的香港特區。因此,若然對於「一國兩制」的理解單一化或僵化,便難以充份體現其背後的理念。
並不固步自封的「一國兩制」
鄧小平在1984年10月3日談論「五十年不變」中「變與不變」的問題,曾經指出「不要籠統地說怕變。如果有什麼要變,一定是變得更好,更有利於香港的繁榮和發展」。這有關「五十年不變」的構想就說明「一國兩制」的設計本身是以萬變應對不變。儘管「一國兩制」的構想在1990年頒佈的《基本法》成為了香港的法律條文,而且中央官員多年以來都重申「五十年不變」的承諾,這卻不代表特區政府可以不切身思考哪些個部份需要尋求變化和突破。
舉個例說,《基本法》第5條雖然定明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然而這並不意味香港要迷信市場經濟,失去介入市場的動機和基礎。同時,《基本法》第107條雖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卻不代表特區政府不可為香港作長遠的財政安排和投資。特區政府一旦墨守成規地理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條文,便未能有效意識到制度安排本身充滿着彈性和空間。
非事事只求中央的兩制思維
在訪問期間,林鄭月娥亦被問及未來特區政府將如何令「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林鄭月娥坦言「中央能夠為我們做的都做了」,接下來是香港特區的責任,但社會難免看見特區政府以往不時抱着「事後孔明」的心態,往往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般後知後覺。
包括反修例風波在內的管治問題,其實是特區政府可以早早避免和化解的危機。然而,要待各種的經濟和社會的矛盾和危機爆發,甚至中央政府亦因問題嚴重性而及作出反應後,香港政府方遲緩地作出相應的措施。這些挑戰或許是「可能也是必須的」,但換個角度看,留待中央祭出港區國安法方令問題得以緩解,不也是忽略了「一國兩制」當中特區政府有着積極的角色和責任以排解矛盾?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等的構想,不少是昔日鄧小平因時制宜的時空產物。當中既是北京對香港的承諾,亦是給予香港在處理自身事務上的彈性安排。因此,「一國兩制」需要香港一方深入理解背後的思維,從而有效地落實相關的構想。假如我們只能以一成不變、遲緩彊化的思維了解「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將無可避免地失去發揮「一國兩制」的主動角色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