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本地疫苗氣泡的成敗關鍵在推行細節
特首林鄭月娥周一(4月12日)於記者會表示,香港將進入新的防疫策略階段,即由原本的限制社交距離為主,轉為推動疫苗接種,在疫苗氣泡下逐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惟細節尚未明確,有市民及商戶對防疫措施表達疑慮。
從大方向來說,過渡到疫苗接種為主的防疫策略是正確且不可避免的一步。或許有市民會認為當下限制社交距離已能滿足防疫需求,比如在這樣的策略下,第四波疫情已逐漸受控。但封閉邊境、限制社交距離的保守防疫不僅需付出較大的經濟民生代價,且防疫成果的維持並不穩定,一旦稍有鬆懈,整個社會又需重零開始。而普及接種有效疫苗的好處正在於,它既讓社會防疫從保守限制,到開放交流,平衡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目前技術下防疫效果更穩定、持久的方法。
疫苗有效也有限
然而通過普及疫苗接種來達到防疫目的也有其限制,而若何突破這些限制或彌補其中不足,則決定了社會最終防疫成果的高低。目前疫苗的一個主要限制在於,市面上所有的疫苗都並非所有人都適宜接種,甚至究竟有哪些群體不適宜接種,也沒有全面精準的標準答案。比如孕婦又或是正在備孕的婦女是否適合接種?不同的疫苗廠商和文章都有不同的說法,讓她們成為比明確不能接種的「三高」和長期病患群體陷入更加尷尬的灰色地帶。可見,疫苗的客觀技術問題讓疫苗防疫策略的適用面受限。
此次社會面對林鄭的疫苗氣泡計劃,最為主要的一個爭議也正在於不適宜接種或不確定是否適合接種疫苗的市民會否成為防疫新階段的犧品?比如不適宜接種的食肆員工是否會因此面臨失業,又或者這些市民在新階段被排斥在正常社交生活外。因此疫苗氣泡大方向正確,但具體的過渡措施,對不適用市民的額外安排,以及如何幫市民消疑,才是社會能否成功進入防疫新階段的關鍵。
疫苗氣泡要顧及整體市民
目前,無論是林鄭還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都只說這只是一個概念、方向,而對於或被影響的不宜接種疫苗的員工、市民幾無提及。林鄭甚至提出或「叫停」免費檢測,以推動疫苗接種,更添不宜接種疫苗群體的難處。而陳肇始被明確問及若有不宜接種疫苗的員工被解僱,政府如何處理時,只能含糊其辭地表示「不希望」見此發生。平機會更在早前的案例查詢中表示,若是出於保護公眾健康而言,讓拒絕打針的員工停工,屬於「合理地需要」,未必屬於「歧視」。在這些核心問題都未有初步解決方向時,不難理解為何會有市民面對本意雖好的疫苗氣泡計劃懷有疑慮。
我們可以參照最先提出「疫苗護照」概念的英國。在英國,疫苗護照實際上並不只以疫苗接種為唯一衡量,也可用近期檢測報告,又或是在過去六個月內被檢測出陽性,也判定為自然免疫。雖然英國與香港在確診比例、接種率上都有所不同,但英國的疫苗護照顯然給目前技術下不宜接種的群體提供了另一條出路。對此,香港政府可以思考的是如何在香港妥善安排暫時不宜接種疫苗的群體,讓他們的工作生活不會因疫苗接種問題而處於弱勢。畢竟疫苗接種只是對大部分人更為有效的防疫手段,而不是防疫目標本身。政府若能在過渡期針對不同群體配合以最適宜穩妥的防疫手段,便能更好地做到了社會防疫,一個都不能少的共贏。
推行疫苗氣泡於主流人群,既是更有效的防疫措施,但同時也是充滿挑戰。除了對不宜接種人群的安排外,部分市民對疫苗有效率和副作用的疑慮,以及餐廳是否能實際貫徹劃區域就餐等行政問題,也考驗政府的耐心與細心。然而梅花香自苦寒來,政府若能克服這些困難,而不是一刀切又或視而不見,相信能更凝聚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