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居所何來生兒育女?
雖然2020年為雙春兼閏月,但去年首11月本港的註冊結婚數字較前年大跌四成。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周日(1月31日)在網誌談及現象時,亦指同期新生嬰兒數目僅得約4萬,首次「跑輸」死亡人數。儘管上述現象是受疫情和社會事件的短期因素影響,惟此亦不改本港早已陷入老年化和少子化的結構問題。即使羅致光表明政府沒有鼓勵生育的政策,但當局亦要及早研究人口老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未雨綢繆。
據羅致光網誌所述,本港去年首11個月的註冊結婚數字和新生嬰兒數目,分別較前年同期下降逾40%和17%,而在死亡數字上,去年同期平均每天有約139人離世,數字亦較前年同期增加4.4%。值得留意的是,去年的死亡數字是有統計以來首次超越出生數字。羅致光認為,本港新生嬰兒和結婚數字下跌,是與2019下半年的社會運動和去年初爆發的疫情息息相關。雖然這分析合乎情理,但綜觀人口統計的長期趨勢,即使上述兩事終告落幕,相信亦不改本港早正面對老年化和少子化的困局。
據統計處的資料,本港的生育數字過去38年均呈現下跌趨勢,而總和生育率在2003年創出每千名女性有901名嬰兒的歷史低位後,雖然在2012年曾回升至1,285 名,但其後再回落至2019 年的1,051名。縱然數字高低有時,但在整段期間總和生育率持續亦低於2,100的人口更替水平。而在2018年公布的結婚及離婚趨勢調查亦寫道,「近年男性及女性遲婚或不結婚的情況越見普遍」,不但男性和女性首次結婚時的年齡中位數愈見推遲,2016年的離婚數目亦較1991年超出兩倍多,可見相關數字下跌一早已是長期趨勢。
誠然,社會老年化和少子化均為發達國家面對的通病,而背後亦受女性經濟地位提升、婚姻觀念變革等非政府可控的因素影響,惟本港經濟結構嚴重扭曲亦有推波助瀾之效。畢竟生兒育女不只涉及個人意願,也涉及家庭對社會及經濟前景的判斷。本港過去廿年經濟總增長率雖然可觀,但新增財富不但未見流向低下階層,反而貧富懸殊愈見嚴重,實際工資增長追不上物價升幅之餘,樓價升幅更使不少年輕夫婦望「樓」輕嘆。試問若無容身之所,又怎能計劃生兒育女?
政府固然不該出手干預家庭進行計劃生育,但政府仍須及早研究老年化、少子化對經濟的影響,並就此訪尋可行出路。按政府推算,本港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由2019年的132萬,大幅增至2039年的252萬,即每三人便有一人是長者。但隨着預期壽命延長和生育率低的雙重夾擊下,本港未來的退休人數勢將多於勞動新力軍,而適齡工作人口減少,不但使個人供養父母的擔子愈見沉重,連帶醫療養老等公共開支亦會隨之增加。政府除了可以透過稅務優惠、男性仕產假等措施來提升市民生兒育女的誘因,更重要的是創造出宜居社會環境,解決樓價高企、社會保障不足等問題,才能讓港人重執對前景的信心,安心放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