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保障小而生活使費大 安享晚年無從說起
隨著人口老化,與退休相關的公共政策愈來愈重要。香港大學經管學院上周發表的《2021年經濟政策綠皮書》,其中亦有一章探討退休保障中的公共年金制度。然而,要在香港安享晚年,這還是不足夠的。
目前政府提供的市民退休保障渠道主要有強積金、公共年金和長者福利津貼,其中年金計劃讓市民每月領取固定金額的收入直至終老,相當於購買退休保險「自製長糧」。其核心即是將退休時累積的資產,轉化成一個永續的現金流。
年金參與度低 津貼限制大
政府一開始設定的投保額為100萬,那麼可估算若男性於65歲投保100萬元,每月最高可獲發5,800元固定年金。至於女性,由於預期壽命較長,所以回報率較低,同樣保費則每月或發約5,300元。問題在於100萬的保費對於貧窮長者來說遙不可及,對於中產及以上的長者來說,其每月回報即使不考慮未來通脹,也難以完全應付生活,因此他們更傾向選擇市面豐富、靈活的投資產品。
再加上政府年金並不是全民投保,而採取自願原則,以至於公共年金參與度不高,實施兩年僅售出保單 8,900 份,而低參與率低也不利於降低年金的平均成本,更形成無法吸引市民加入的惡性循環。讓公共年金成為保障全民的固定長糧是年金改革面臨的問題,是否效仿瑞典、新加坡的強制全民參與制,是否對於貧窮長者的投保予以津助等,都是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
除了年金計劃需改善外,政府現在的強積金和福利補助制度均有不足。強積金不僅保障人群不足,只覆蓋了約八成僱員,最重要的是強積金的本質不是為市民「區隔」風險,增加「保障」,而是推波助瀾地將金融理財能力不一的市民推向投資市場。政府真正提供的切實退休「保障」只有長者綜援、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然而如長者綜援的申請資產限額過低,適用範圍不大,而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的門檻雖較寬鬆,補貼金額卻杯水車薪。
生活成本必須控制
從另一方面來講,通過整體社會福利的完善來降低各類生活成本,同樣讓長者在晚年收入有限的情況下,也能負擔必要的醫療與生活起居,然而政府顯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在香港尋覓一片瓦遮頭相當困難,不僅公屋輪候時間增長,去年底政府更在節節高攀的樓市面前,放棄「一手樓空置稅」立法草案。私營院舍價高素質低,頻現虐老醜聞,公營院舍輪候至死的個案又創新高。公營醫療僧多粥少一位難求,私營醫療卻不是人人能負擔。 坐擁八千億財政儲備的香港,政府卻預告考慮到通脹及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未來或將長者兩元乘車優惠調升至三元,絲毫不考慮在百物騰貴的香港,高官眼中的一個銅板或就是壓垮長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讓長者安度晚年是政府的基本職責之一,因此用投資思維、自願選擇模式來運營安老保障都有悖於其作為社會福利保障底線的角色。而政府的思維更不應將安老議題局限於提供穩定充足的長者收入上,更需意識到養老是整體社會福利中的一環,當醫療、住房、交通等剛需成本下降時,長者的生活成本自然也能降低,其退休生活便更容易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