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不派息 香港人頓失退休保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三(1日),滙豐控股(0005)因英倫銀行對應疫情而發出的通告,決定取消原定於本月14日派發2019年度第四季股息,董事會同時亦預告2020整年不派息不回購。消息一出,當日股市開市滙控即跌穿40元大關,並以39.95元收市。熟知歷史的股民不禁想起2009年3月9日金融海嘯下匯控急跌至33元時,股評人胡孟青在鏡頭前落下世紀眼淚的一幕。

滙控對很多港人而言有特殊的意義。即使近年滙控的表現在整體藍籌股中不算突出,但總有港人對滙控青睞,甚至逢低便爭相買入。這當中包含了「情意結」因素外,也與滙控一直以來極之安穩的派息與回購政策有關。由於滙控每年派息一直可觀,而且分四季派又以美元作結算(對於有聯繫匯率的港元而言可免除外匯浮動所產生之風險),加上定期回購有助對冲以股代息產生的問題,只要持有一定數量的滙控股票,即使不工作亦可以定期收到一筆收入。故此,很多不想留意股市行情的港人都視其為「退休保障」之選。滙控今年不派息不回購,股價大跌之餘,依賴派息維持退休生活的人難免感到徬徨無助。

然而,港人視滙控為「退休保障」,歸根究柢源自於政府一直也未有建立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由於欠缺退休保障,港人都要自理退休生活,但並非所有人都有興趣和知識於市場投資,於是傾向依賴投資滙控一類高息股。然而,強如滙控畢竟是私人企業,市場波動對其經營必然有重要影響,也有可能「因經營不善」而產生派息問題。在新冠疫情下,港人更體會公共管理的完善退休保障是何其重要,問題是政府是否明白問題所在。

滙豐控股(0005)決定取消原定於本月14日派發2019年度第四季股息,董事會同時亦預告2020整年不派息不回購。

津貼無助保障退休生活

現時香港的退休保障大體有兩類:一者是包括綜緩、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及「長生津」的長者社會保障;另一者則是強制性的「強積金」及部分自願性的年金類保障。然而,長者社會保障的金額對保障生活而言尤如杯水車薪。「生果金」只有每月$1,385,即使有入息審查的「長生津」亦僅有每月$2,675元津貼,而且「長生津」與「生果金」及綜緩又不能兼容。即使根據政府自己所作的扶貧委員會報告也指出,2017年長者貧窮率為44.4%,足見單靠這類津貼根本無助保障退休生活。

另一方面,現時的年金制度亦存在多種問題。以強制性的強積金而言,基金管理費高昂一直為人所詬病,而且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收入甚大,即使回報出現負數還得付出高昂的管理費。強積金供款連同投資回報年率化的內部回報率為4.1%,只是勉強可以追上通漲水平,難言保障退休。而且,強積金帶來的回報與個人入息掛勾,對低收入人士而言只是「比紙更薄」的保障而已。事實上,不少外國的年金計劃供款雖亦與收入掛勾,但卻會由政府進行再分配以確保每個人都得到合理的退休保障。同樣地,非強制性的年金計劃亦只能服務較有經濟能力(如有資產)的港人,同樣也不能保障低收入人士。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愈發嚴重,退休保障仍香港未來要面對愈來愈大的問題。投資市場本應是市民的自由選擇,但在現時未有完善退休保障下,卻形成了「逼人投資」的情況。很多人只能藥石亂投地投資,最終在金融波動時免不了流下那經典的「青姐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