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棕地泛濫源起產業政策失誤 須盡早根治禍根

撰文:趙鍾維
出版:更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於上周四(12月1日)公布香港棕土分析,發現2008年修訂規劃指引後,棕地申請獲批率大幅提升,這可說是流物產業政策規劃不周的惡果。事實上,香港航運是夕陽行業,為支持物流業放鬆棕地申請的指引不宜保留。更重要者,政府也該早謀規劃,制定合適的產業政策以迎接轉口業式微帶來的影響,甚至化危為機。

WWF促請政府應採納「棕地優先」政策,批評城規會規劃指引編號13E助長棕土擴張。(WWF提供)

WWF指,為支援貨運物流業發展,城規會於2008年修訂審批指引,放寬棕土申請。城規會於2005年共接獲304份改劃土地為棕土申請,過半獲批;相對之下,去年427宗申請中共377宗成功,獲批率達88%,涉地103.6公頃。

據本土研究社早期研究,新界現時約有1200公頃棕土。據發展局數字(截至 2016 年 10 月 31 日),短期租約用地更高達2440公頃,其中用於「收費停車場、露天或有蓋倉庫、循環再造工場、苗圃、商鋪」的用地則達270公頃。2008年的政策改變,無疑是導致新界棕土泛濫的元兇之一。

270公頃是個怎樣的概念?此前鬧得滿城風雨的橫洲,面積僅約34公頃,而其規劃建房總量已達17,000個。270公頃即約有8個橫洲,打個大折,也可建數萬個單位。更大問題在於,由WWF數據看來,新界土地改劃為棕土的獲批宗數,還持續維持在每年300宗以上。就是說,270公頃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上升,繼續蠶食香港的可用土地。

市民或問,社會不是欠地嗎,為何還一直用地支援轉口相關行業?香港昔日是航運樞紐,政府在土地政策上對物流業開「方便之門」,以助發展經濟,無可厚非。

但近年來內地航運業急速發展,香港已無優勢可言,這條經濟支柱注定崩潰。據中科院2016年「全球TOP 20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預測」,香港排名已跌至第7位,低於上海、深圳、寧波、青島等大陸城市,也將被廣州、迪拜等城市超越。香港跌出十大,只是時間問題。

從具體數據上來看,2008年規城會放寬棕土申請指引時,貨櫃吞吐量已達最高,即2,449萬個標準貨櫃。政府當時推算吞吐量會持續上升,2010年將達2,490萬,而2020年更會達致3,270萬。但據目前數字看來,政府的算盤顯然打錯了。2010年的實際數字只有2,369萬個。數字自2011年始更持續下跌,2015年更只有2,007萬個,幾乎跌穿2,000萬個。

香港轉口貨運業式微,已是鐵定事實,勉強扶持也無補於事。然而政府卻未有收緊棕土用途申請,結果出現整體貨量不斷下跌、業界佔用棕地的問題日益惡化的強烈反差,明顯是政策未能配合現時情況與未來展望。

事實上,香港貨櫃吞吐量不景氣的情況,只會隨着內地發展而繼續惡化。內地現時正逐步開放沿海運輸權,屆時廠商可以直接經鄰近碼頭出口至其他城市,而無須經由香港。據目前法律,內地港口間的海上業務,只能由在中國註冊、獲准懸掛中國國旗的貨船經營。舉例說,外國貨船在深圳上貨,是不能直接駛至天津卸貨,而必須先經香港等境外城市。此類轉口目前佔本港吞吐量達七成;制度一變,則香港轉口業可謂「命不久矣」。

早前貨櫃業界曾提出,希望港府向中央反映,暫緩執行相關改革,以保持香港競爭力。這裏不是說中央一定不會考慮相關呈請,只是就算中央同意,也不過是拖延時間而已。

政府應對香港貨櫃業的「預期死亡」作好準備,其第一步就要恢復、乃至收緊城規會原有的審批棕土指引。長遠而言,政府應作好部署,於香港貨櫃業的收縮期中,逐步將用於業界的土地加以釋放,用作其他用途,除興建住宅以進一步壓抑樓價、紓緩年輕人置業困難,以至轉作服務業、資訊科技業等用地。單是葵青貨櫃碼頭已佔地279公頃,其釋放的土地足以興建大半個天水圍。政府 應當利用這次經濟結構轉型的危,成為解決部分「土地問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