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港人一個窮 扶貧需要全域改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周三(23日)公布《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下稱《報告》),去年本港貧窮人口總數升至149萬人,貧窮率為21.4%,即每五名港人就有一人活在貧窮線,兩者皆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高。貧窮人口增加雖然有其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政府多年來執重以現金津貼扶貧,短期只能協助基層一解燃眉之急,長遠卻難帶領他們真正擺脫貧困。因此政府未來更要增撥資源,解決房屋、醫療、養老等問題。

自2013年制定官方貧窮線後,政府已連續第八次按年更新本港貧窮情況的分析。據《報告》估算,去年政策介入前的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分別為1,490,700人和21.4%,兩者同創下2009年以來的紀錄新高。若計及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的影響,去年貧窮率和貧窮人口亦較前年增加0.9%和73,500人。然而本港聯合國列為「人類發展指數」全球頭五的國家或地區,卻有多達五分之一人口活在貧窮線之下,實在教人情何以堪。

政府分析指出,去年本港經濟陷入環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衰退,是由於社會運動及中美貿易糾紛雙重打擊所致,使到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受創,下半年勞工市場轉弱,另加上人口加速高齡化和住戶持續小型化,「貧窮指標承受前所未見的上升壓力」。但觀乎走勢,早在2012年,在政策介入前本港的貧窮人口已高達131萬,而數字近年仍徘徊在131萬至140萬人左右,期間僅得一年錄得輕徵回落。換句話,去年的雙重打擊雖然加劇基層家庭所受的衝擊,但即使沒有內憂外患困擾,數字大多亦未必會呈現回落趨勢。

香港的貧富懸殊是相當驚人,單單一條相對貧窮線是完全低估香港的貧窮人口。(資料圖片/王君豪攝)

結構問題 結構解決

儘管政府強調恆常現金項目和非恆常現金政策,兩者亦起到實際扶貧成效,如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帶來的整體貧窮率減幅均為2.2%,而一次性關愛共享計劃、發放額外兩個月社會保障金額等非恆常政策扶貧成效亦達到2.1%,但這些措施只能夠補助基層解決一時燃眉之急,無助改善社會和經濟上導致貧窮產生的結構性問題,情況如同「劏房戶」得到關愛基金的生活津貼補助,即使能夠短暫脫貧,其處境亦會在計劃終結之後打回原型。

香港自港英年代起一直奉行經濟自由主義,用以構建經濟和資源分配的無形經濟秩序,儘管市場力量是經濟起飛的基石,但與此同時,社會財富增長大多都只流向富有階層,貧富懸殊日漸嚴重,才會造就出「五個港人一個窮」的悲慘實況。誠如聯合國前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阿爾斯通(Philip Alston)指出,滅貧本應被理解作普遍社會保障,以及政府施政的不變責任,而醫療、食物、住房等社會保障底線,不但是扭轉貧困戶處境的改革原則,也是避免社會出現動盪的良方。

去年有近150萬名市民被列入貧窮線之下,這現象對本港這個高度發展、物質豐饒的城市來說,無疑是極為失禮的水平。若然港府繼續無視經濟叢林法則的副作用,而不主動將降低醫療、安老、住房等基本民生需要的成本視為己任,即使來年疫情退潮,相信貧窮人口未來亦難穩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