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 政治精英與平民的距離
新冠疫潮肆虐全球,下至販夫走卒上至達官貴人皆有機會不幸染上疫症,法國前總統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甚至被奪去性命。此位70年代的法國總統恰巧是兩個階層的混合,其既出身於名門之後的精英階層,卻以親民作風自居「公民總統」聞名。而其為人所最珍貴遺產,自然為任內任後皆致力推動的歐洲一體化,其1979年推動的歐洲貨幣體系成為歐元的前身,2003年起草的《歐盟憲法條約》則為《里斯本條約》奠下基石。
德斯坦生於1926年法佔萊茵蘭科布倫茲一個法國高級公務員家庭,母系為法國中部奧文尼區的政治世家,家世可上溯至路易十五。德斯坦在二戰後期加入自由軍參與敵後活動,戰後入讀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國家行政學院兩所貴族學校,又娶望族名媛為妻,並以29歲之齡循其外公軌道,在奧文尼多姆山選區當選為國會議員。如此亮麗的履歷,亦引來當時權傾一時的老總統戴高樂賞識,提拔成為財政部次長,並在年僅35之齡,繼任成為財政部長,以豐富的政治手腕傾倒法國政壇。
不過貫徹德斯坦一生的親歐傾向,始終與「法國至上」的戴高樂主義格格不入,最終使得其在1966年遭戴高樂辭退。其後德斯坦縱橫捭闔,致力壯大其非戴高樂系的保守派板塊,並大力反對戴高樂的地區行政改革公投。最終公投失敗戴高樂下野歸田,德斯坦亦被視為助力之一。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繼任後再委德斯坦為財長,不過龐畢度在1974年突然病逝,留下群龍無首派系林立的戴高樂派,令德斯坦得以乘着右派的空缺,以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48歲之齡,晉身愛麗舍宮。
藍血精英 在任七年
為抵擋左派社會黨及共產黨聯合支持候選人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時任內政部長希拉克(Jacques Chirac)從戴高樂派中倒戈支持德斯坦,令後者於次輪選舉險勝密特朗,而德斯坦亦委希拉克以總理之位作酬。德斯坦在任內刻意與前總統戴高樂、龐畢度停留於50年代家長式威權主義分道揚鑣,大力推行自由化政策,把離婚、避孕、墮胎合法化,又顯示親民作風,如減省《馬賽曲》激昂武裝的節奏、邀請愛麗舍宮的清潔工共晉早餐、每月家訪一次、將投票年齡由21降至18歲等。
然而以德斯坦的藍血精英背景,其所標榜的「公民總統」之名很快便流於形式主義的公關技倆。其在任內日趨保守及君主作風,時有出現濫權醜聞。其1979年便被爆收受中非皇帝名貴鑽石,儘管德斯坦指該批鑽石毫不貴重並已捐贈慈善組織,然而當期其精英主義的貴族作風已經深入民心。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造成的停滯性通脹,令西方多國政府均束手無策,更拖垮德斯坦政權。最終當德斯坦1981年尋求連任時再與老對手密特朗碰頭,便遭後者擊敗以56歲之齡卸任。
短短七年的總統生涯,德斯坦卻在興建高鐵系統以及核電廠上,奠定法國為高鐵以及核能大國。而其在外交致力建立多邊主義機制及歐洲一體化亦影響深遠,如牽頭邀請歐洲共同體及七大工業國舉行定期峰會,為歐盟及G7體制奠定基礎。其又與時任德國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建立深厚友誼,共同推動歐洲貨幣體系以及歐洲匯率機制,為建立歐元鋪路。不過法德兩國始終說服不了當時英國首相卡拉漢(James Callaghan)參與其中,自此英國亦與歐陸愈走愈遠。
歐盟憲法的意外挫敗
正值壯年的德斯坦亦不甘告老歸田,卸任總統後仍熱心參政,重新循多姆山選區晉身國會,又於1989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並一直擔任奧文尼地方議會議長直至2004年為止。德斯坦又繼續投身歐洲一體化事業,1992年大力推銷《馬城條約》落實發行歐元。2002年其又擔任起草《歐盟憲法條約》會議的主席。然而當條約於2005年在各國舉行公投時,竟先後於德斯坦家鄉法國以及荷蘭被否決。布魯塞爾的官僚終於在修改歐盟政府架構後,方以《里斯本條約》形式於2009得到通過。
《歐盟憲法條約》的意外挫敗,正正顯示以德斯坦為首的政治精英與歐洲平民的距離,而德斯坦自70年代擔任總統,一直塑造為「公民總統」的親民形象,最終也擺脫不了其精英思維及色彩。其在2005年公投失敗後,更直言憲法條約被法國選民否決,是錯誤並且必須遭改正,更顯得其精英傲慢在卸任總統後三十年有增無減。當布魯塞爾充斥着德斯坦般的貴族精英、職業政客、技術官僚,脫離民情一味閉門造車,毋怪歐洲的疑歐民粹風潮在里斯本後冒起得更急更快。
2017年馬克龍擊敗疑歐派的瑪麗勒龐,以39歲超越德斯坦成為史上最年輕總統,更被吹捧為歐盟救世主。然而其投行出身與德斯坦同樣就讀貴族學校國家行政學院,亦注定其精英主義風格。馬克龍任內同樣日益脫離群眾,強加緊縮政策加徵燃油稅觸發黃背心運動,以警隊強硬鎮壓也不得人心,反衍生更多警暴及種族矛盾,歐洲建軍等諸多雄圖大略亦被批評為過於急進。德斯坦的逝世正好為馬克龍作前車之鑑,但當年德斯坦至少還有密特朗頂上,今日法國以至歐洲的處境,明顯比70年代更為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