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S】通識科建議改制 學生能否學有所成?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周二(22日)向教育局提交新高中課程最終報告,建議通識科維持必修必考,但建議縮減課程內容,容許學生選擇不進行獨立專題探究(IES),並將IES轉為延伸和選修部分。過去通識科的IES部分已經常被視為「雞肋」,它既增加學生負擔,但佔分又無法扭轉「一試定生死」的現象。若IES在未來改成延伸和選修,教育局的改革亦須讓學生從中可以有所得著。
獨立專題難比延伸數學
獨立專題探究原意為讓學生就個人感興趣的社會議題進行探究,並從中掌握從擬定題目,到資料蒐集、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等的技巧。根據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及評估指引,獨立專題探究的建議課時為82小時,佔高中三年通識課程250小時課時的32.8%。IES規模理論上應該大於其他學科的「校本評核」,但在校內教學的實況看來,32.8%的建議課時仍有高估現時IES的地位之嫌。
通識科的建議課時佔全科三分之一,但IES得分卻只佔通識科總分兩成,在「分數導向」的大環境下,IES要搶奪課時更見困難。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過去曾調查各校IES的實際課時,發現約八成教師在過去三年只有少於40小時用於教授IES,其中四成更表示學校只用少於20小時。IES的技巧教授在不少學校實際上被削成校本評核,教師在課程內匆忙教授IES技巧後便交由學生自由發揮。IES課程的實行現況,與建議中的理想可謂相去甚遠。
從實際的學習成果而言,數學的延伸單元如M1(微積分與統計)及M2(代數與微積分)與過去高級程度會考的「應用數學科」及「純粹數學科」等部分對應。不少大學學科如工程、數學系等學生升讀前先有一定基礎知識,亦有利學生進修有關學科。但IES技巧相對於數學科,其專門性則顯得較弱。若要切實將IES視作延伸或選修部分處理,教育局着實需要充實IES的課程內容,例如仿效大學社會學科加入統計研究、資料分析等的方法教學,讓學生可以善用三年時間學習「獨立專題探究」。若將IES成績與筆試分拆,但最後只是讓學生以三年時間完成過去部分學校草草以20小時完成的內容,如此改革未免多此一舉。
IES能否幫助升學?
常言道「求學不是求分數」,但社會仍難以否認,考試成績已是大學收生的重要指標。IES要轉為延伸及選修部分,教育局便須從大學銜接方面吸引學生修讀。新高中轉制後,不少大學學科都會為物理、化學、物理,以至M1、M2等科目得分加權,導致理科生在選科上有較大優勢,但若學生在中學修讀文學、歷史等科,即使大學選讀同類科目,文科生在選科上仍難見優勢。
以上大學收生傾向,一定程度導致中學生選科人數向理科傾斜,文科生人數多年未見起色。教育局在為IES轉型之前,應首先向大學了解多少學科收生會審視學生的IES得分,甚或會為IES的得分加權。高中生決定選修學科時,難以無視大學生的招生要求,學生亦要考慮未來的升學出路。教育局應給予未來選修IES的學生信心,讓學生放心投入時間努力後可以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