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須堅持 成敗關鍵在配套
屯門環保園的廚餘廠自7月起停止廚餘收集後,近日更因廚餘處理量未符合政府要求,宣告停止營業。然而華南廠房停業之因,卻非因本港的廚餘「不足」,未能兼容數個廠房在港運營,而是當局的政策未能提供誘因,扭轉廚餘直送堆填區的陋習。
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2012年經公開招標投得屯門環保園的用地後,本向承諾政府每年要處理33,600噸廚餘,即每日約為92噸。廠房早在投產第二年已見未能達標,即使期內環保署與廠方會面了解情況,並欲助華南提升收集和處理廚餘的能力,最終亦難以逃避停業的命運。
據浸大有機資源中心總監、暨公司前非執董黃煥忠表示,廠房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因內地將廚餘轉化為魚糧及飼料的營運模式,在農業式微的本港難以照版煮碗,故生產魚糧和堆肥亦難以抵消營運開支。不過黃煥忠也指出,當局對小蠔灣廚餘廠的補助政策傾斜,不但由官方斥資興建廠房,且又補貼運輸費,同時亦令自負盈虧的華南廠房更難在市場競爭。
回收政策成效未彰
然而華南廠房回收率不足,卻非因港人「惜食」。據政府的資料顯示,本港在2018年每天棄置11,428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到各個堆填區,其中3,565公噸為廚餘,即佔都市固體廢物約31%,但廚餘的回收比率則僅約2%。換言之,本港並非沒有廚餘可供回收,只是大多都被直送至堆填。
由於本港的堆填區於未來十年陸續飽和,故廚餘收回此後仍是廢物處理的替代方案,惟成敗的關鍵則落於如何提升收回比率。撇除移風易俗的教育配套,政府欲鼓勵市民從源頭分類廚餘和回收,首要該思考如何便利市民。當局雖在2011年7月推出「屋苑廚餘循環再造資助計劃」,資助屋苑安裝廚餘處理設施,惟截至去年8月,計劃僅得36個屋苑參與,普及率甚低,故政府除了須加強宣傳,亦可考慮結合區議會的資源和網絡將計劃普及化。
但長遠而言,源頭減廢才是治本之道。雖然垃圾徵費討論多年未有結果,而相關草案更本屆立法會任期內壽終正寢,令人扼腕嘆息,但從政策的原意來看,按量徵費的「污染者自付」原則,無疑是改變市民丟棄垃圾最直接、最切身的經濟誘因,從而減少整體廢物的棄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