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40年】香港轉型升級何時才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三(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在這個不算特別長的年期內,昔日的中國南方邊陲小鎮令人矚目地發展為GDP超越香港的國際大都會,其創新能力更是不遜於美國矽谷。部份香港人在深圳工作和創業,或許讚嘆對方的成就,但香港也不用妄自菲薄。只要急起直追,加強產業升級轉型及兩地合作,香港絕對有條件重拾增長動力,和深圳比翼雙飛。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後,曾經歷發展質量不高的「野蠻式增長」,假貨充斥之餘,亦聚集了許多來自內陸農村的所謂「低端人口」,這是香港人過往自視比深圳優越的主要原因。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提出建立只不過的是「對外加工貿易區」,但經過多年探索,深圳已由依賴出口加工蛻變為創新之都,發展出騰訊、華為、大疆等知名企業。相比之下,香港除了不太值得炫耀的八達通和CU Mask,也不見得有什麼發展。

積極有為 造就起飛

深圳做得好,主要是因為領導者積極有為、具學習意識。深圳長期以香港為師,但不是什麼都學,而是有所學有所不學。例如香港存在核心商業區(CBD)過度聚集於維港兩岸之弊,深圳則吸取教訓,選擇在全市「拉鬆」發展,建立了福田、南山、羅胡等多個CBD,支撐不同產業發展,包括孵化新產業。

事實上,深圳的雄圖不止於此。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8月26日在《人民日報》撰文,重提去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到一幅清晰的發展綱領。具體來說,深圳爭取在2025年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在2035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並在本世紀中葉晉身「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有些香港人或會覺得「假大空」,但審視深圳過去40年的發展軌跡,要落實上述藍圖其實不是天方夜譚。

我們撫心自問,當鄰居日夜兼程,香港究竟在做什麼?2017年林鄭月娥上台後一度給人期盼,但結果只是耗費了三年光陰。對於經濟結構高度單一、支柱競爭力下降等老問題,港府不見得有意識去改革。一些內地網民甚至說,香港長此下去將會淪為深圳的「小弟」。我們當然不認同香港會這樣,這是粗疏的失敗主義,關鍵視乎香港政府的取態。香港此刻需要的是凝聚改革共識,追回失去的光陰,就像內地在文革後追趕香港一樣。

+31

港深合作 相輔相成

當然,今天的格局已不同以往。在內地高速發展之前,香港主導了區內許多經濟活動,如今內地已非吳下阿蒙,因此香港未來不可能獨自發展,而是必須強化與內地的互動。概言之,我們要思考如何借助深圳在創新科技上的優勢,帶動香港產業轉型,這就必須由當局在遵守「一國兩制」原則下,促進兩地在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自由等方面的合作,雙劍合璧。

事實上,今天香港還有很多優勢:我們擁有現代大都市的發展經驗、良好的基礎建設,具專業精神的雙語人才等。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特首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成員,可以憑這個身份強化與深圳的協調,讓香港有序融入內地發展大局,為市民帶來好處。但這一切需要一個關鍵前提:香港具備急起直追的意識,否則即使有機遇,也只會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