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失業與破產 樓市股市何暢旺
香港最新失業率為5.9%,創15年新高;5月份提交破產呈請書的數目達2,079宗,創2003年沙士以來最高。從這兩組數字看,香港經濟相當嚴峻。但另一邊廂股市暢旺,港股每日成交量逾千億;二手樓價維持在近幾個月高位,有地產商更預期下半年樓價反彈5%。
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周五(19日)報180.74點,按周升1.18%,創逾半年、29周新高,港島、九龍及新界西的大型屋苑指數分別按周升1.65%、1.63%及1.72%。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更看好下半年,預期樓價反彈5%。
零息有利有產者
這種現象,某程度上是經濟金融化的結果。香港的股市及樓市除了視乎市民的入息水平,更受貨幣政策影響。美國為救經濟,聯儲局採零息政策,令市場資金「水浸」,甚至溢出至香港市場。對於本已有能力在投資市場「打滾」的市民,這縱然風高浪急,但仍算有利可圖,以資產增值來累積財富;但對於無產者而言,股市樓市皆與他們無關。
其實這與2008年金融海嘯產生的全球水浸差不多。當時香港政府囿於自由市場的放任原則,結果資金熱錢流入令香港樓價被炒至天價,貧富差距加大。加上正如學者余嘉明和李劍明2013年所指,曾蔭權政府年間香港經濟急速金融化,令工資、生產及利潤逐步脫離關係,加上缺乏社會保障,令小市民在金融危機中大受衝擊。
經濟金融化、金融經濟化
同一樣的分析,放在今次疫情危機可謂完全適用。過去幾年經濟上行,政府沒有善用機遇推動社會改革,發揮第二次分配的能力。由雨傘運動到反修例運動等,政治爭議無疑是藥引及原因,但社會上的貧富懸殊肯定也是「乾柴」,有份積聚民怨。
政府必須緊記教訓,面對金融機遇,更應該擔起社會改革和二次分配的擔任。政府絕不可抱着以往自由經濟的想法,以為金融業暢旺自然可以產生滴漏效應,惠及普羅市民。政府要有所作用,利用金融業收益,推動香港的住屋、退休福利、勞工、醫療保障等基礎權利。面對經濟金融化帶來的副作用,政府就當思考如何將金融經濟化,令市民及實體經濟重新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