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計劃能否創造就業機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保就業」計劃為人詬病之處繁多,其他不贅,在此只說一事。日前「01觀點」指出,多達千間公司所得津貼,較以員工數目推論的最高金額還要高,當局其後一如所料以鼓勵增聘為由辯解。
政府周一(22日)公開首批獲發津貼的名單,2萬多間公司中,多達1,009間公司所得津貼,較以員工數目推論者為高,差額至少等於10名僱員的公司共19間。我們當天指出,這是由於僱主承諾的僱員人數劃一以3月為準,但申請資助的數目卻可從12月至3月任擇其一,只要以人數多於3月份者為申請基礎,便可合規地獲得多於工資半數的津貼。
政府:僱主可增聘人手
政府翌日發新聞稿,一如所料地重申,僱主「可按業務需要重新聘用或增聘人手,這與『保就業』計劃的目標相符」。我們當然希望津貼能製造就業機會,但在目前的市道下這會否只是一廂情願,始終不無疑問。
這個問題的答案,外界難以知道。但政府作為「保就業」計劃的推動者,既要與公司就僱員人數「對數」,必然會知道獲津貼公司有否在取得津貼後增聘人手。故此,當局可以每個月「對數」後公布,有否或多少企業如其所願,抑或原來僱主即使獲得更多津貼,也沒有用於增聘人手。
要知道答案,除了因為公帑應該用得其所,「保就業」計劃的成效須被公允評價外,也因為政府政策應該建基於合理假設。正如由特首林鄭月娥改組、有份負責「保就業」計劃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宗旨便為推動實證為本的政策研究。公帑資助能否構成誘因,對僱主的影響多少,以至間接對市場就業帶來多少幫助,這些不能流於以片面之想為基礎。是次「保就業」計劃多少政策原意能順利實現,多少出現落差,當局若能以實證數據為本,作全面檢討,相信可裨益日後的政策制定。